第448章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三次北伐都失败吗?

他三次北伐,虽未完全实现收复中原的目标,但也曾取得攻入关中、收复洛阳等成果,极大地振奋了东晋的军心民心。

一方面,桓温推行“庚戌土断”,清理户籍,抑制了士族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的现象,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他专擅朝政,太和六年强行废黜皇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帝,还大肆清除异己,严重破坏了东晋的政治稳定和权力平衡。

而让时锦初对桓温这位野心政治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桓温有着强烈的功名心,渴望建立不世之功,流芳百世。

但当他意识到可能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更高的历史地位时,甚至喊出了“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不如遗臭万年”的话。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这是东晋权臣桓温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其晚年对加九锡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极度渴望。

桓温无疑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有着独特的人格特质和政治追求,再去回看桓温的一生。

也难怪博主开头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句普普通通的话竟让桓温悟了一辈子?

而历史中的桓温又真是如此吗?

“……”

桓温:能不能不要再扎我心了?

很多事情桓温并不是不知道,就像网友说的,迈前一步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他真的不害怕吗?

虽是说了那名句,但人往往越是缺乏什么,才会越在他人面前展现什么。

桓温无疑是有野心的,但他也害怕,人终将是环境的产物。

而这句话适应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