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交给张任一个任务。
他打算把汉中张鲁军全部解散,并迁徙汉中百姓十万人上大巴山。
与此同时,也迁徙蜀郡、三巴二十万人上大巴山。
由张任配合三巴郡守、蜀郡郡守、汉中郡守去办这件事情。
另外,他在大巴山上设置十座县城,分别属汉中郡三城,巴东郡三城,蜀郡四城。
又设置三个巴山都尉,各自统兵五千人。威慑剩下的巴山蛮夷,维持金牛道、米仓道的安全。
维护商业通畅。另外,他还打算在蜀郡、三巴、汉中等地设置水泥厂。
让益州刺史董和总督下,提升金牛道、米仓道的基础设施。比如在某些狭窄崎岖的山道上,开辟更大的道路。
以民力开山,搬山,用水泥铺设道路。
设置驿站。
同时,他还打算在大巴山上新设立的十座县城内,设立十个官职,叫护巴夷长史,掌教化。鼓励巴山蛮夷与汉人通婚,赐汉姓。教授他们洛阳官话,汉文。
再把迁徙下山的二十余万人巴山蛮夷,分去蜀郡、三巴、汉中安置,也与汉人通婚,进行教化。
张霸的各种政策,都不是小事。他是一拍脑门,下达命令。真正的工作,都落在刺史、郡守的肩膀上。
正所谓皇帝横行霸道,累死太监。
当张霸把他的这些政策说完之后,张任、严颜、阎圃都是口干舌燥。
尤其阎圃,有一种撂挑子不干的冲动。这汉中郡守,可真是难啊。
难的很。
这什么迁徙百姓上山,下山,设立县城,设置都尉。说的容易,执行起来简直是要命。
要是闹不好,就可能闹出民变。
严颜、张任虽然也觉得为难,但压力比阎圃小多了。他们只是武将......
三个军师祭酒,则是眼观鼻,鼻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