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凉州叛乱越演越烈,凉州各郡县多已沦陷,要劳师远征的话,必将耗费无数钱粮,这也会令本就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更加困难。
若是大汉其他州郡,再发生什么变故的话,就更加没法处理了,是故司徒崔烈着实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诠释得淋漓尽致。
说来东汉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弃守凉州之议,第一次是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第二次是汉安帝刘祜(hù)时期,第三次则是现今汉灵帝刘宏时期。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西羌寇边,进入金城郡等地,面对日益强大的羌人。
刚刚经历王莽乱政,国力虚弱的东汉,正休养生息,是故决议息事宁人,弃守凉州郡县。
此时的大汉还没有后世寸土必争的观念,主要考虑的便是利弊关系,毕竟东汉初便已放弃了更加偏远的西域都护府。
是故面对西羌入寇凉州,东汉朝堂权衡利弊之后,便决议弃守凉州。
但时任陇西太守,此后名扬一时的伏波将军马援,却是上书谏言道。
“凉州城池坚固,且钱粮足以自足,不需要朝廷持续性输血。”
“此外西羌若是占据凉州,日益壮大之后,必将威胁大汉腹心之地,如三辅乃至京师洛阳。”
光武帝刘秀最终认可了马援的谏言,第一次弃守凉州之议就此不了了之。
至于第二次弃守凉州之议,则是在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
永初三年时,羌人大举入侵凉州郡县,凉州地方官长见贼势汹汹,无力阻挡,纷纷请求弃置郡县,将百姓迁徙回内地州郡,朝廷许之。
此时正是“女君”和熹皇后邓绥临朝称制时期,谒者庞参向时任大将军外戚邓骘(zhì)谏言弃守凉州。
原因有二,一则,劳师远征,耗费颇多。二则,凉州羌胡聚集,已成不毛之地,得之无益,失之无害。
大将军邓骘与群臣讨论,大多都认可弃守凉州,此时又有郎中虞诩上书谏言。
其一,祖宗之地不可弃,要不然有违孝道。
其二,弃守凉州,则三辅之地将直面羌胡兵锋。
其三,弃守凉州,凉州士民定然心生怨恨,不利于朝廷统治。
最终朝廷决议,众人都认可郎中虞诩之言,第二次弃守凉州也就此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