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无问尚未答话,顾风年已经替她作了答:不会的,这样只会让我们的生意更好。这些陶瓷商实际上也就成了苏家所有,只是在替苏家销售瓷器而已。就当是雇了那么些个老板。而且我们产业做得那么大本,以批发为主示最好的,零售也挣不了多少钱,把瓷器批发卖给这些陶瓷商,倒是也省时省力。”
周帘趁着苏无问没注意,狠狠地瞪了顾风年一眼,没让他开口说话,他为什么要多嘴多舌?
苏无问压根没看到这一幕,反而点头同意:“不错。顾主管所言,正合我意。这样一来,唯一不便的,就是你周家的窑口也要划归到我的名义之下,不过周帘,你放心,周家窑口所有盈利,我分文不会取用,而且周家窑口只是名义上到我这儿,实际还是由你管理。”
到了九月份,苏无问已经接管了景德镇上所有的瓷窑,这些瓷窑里的师傅,全都按照景德镇七十二道工序进行陶瓷烧制。
自九月起,景德镇内烧制出的每一件瓷器,都是按着七十二道工序烧制而成的,景德镇七十二工序彻彻底底成了景德镇瓷器一块的招牌。
景德镇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片欣欣向荣,外地商人照旧来景德镇批发购买瓷器,不过不是经苏无问之手购买,而是经景德镇其余那些陶瓷商之手购买。
这些陶瓷商翻身做起了中间商,专门赚差价。
苏无问每日里琢磨着如何提高各个窑口的环境,凸显制瓷师傅们的高超手艺,这一番琢磨,倒是卓有成效,外来的旅客时常一看到刻花师傅的手艺,便叹为观止。
渐渐地,文人墨客也来到了景德镇,观赏景德镇的七十二道制瓷工序,景德镇不经成了经济繁华之所,更是成了文化繁荣之地。
景德镇的郎红釉与七十二道工序,公共代表着大清朝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