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轻微的轻视

"曹国公此举确实是为了国家大局。

眼下,有你在北方领兵出征,朕自可安心。

不过,朝中不乏阴险之徒,他们的心思你应当是明白的。

"

徐达的话语间似乎有无数未语的含义,在这个时候,他也恍然理解了为何陛下会在这一时间提及李文忠的名字。

"罢了,不用太过介怀那些幕后诡计。

咱们既然决定要掀起这场骇浪,现在就正是抛出精心筹备的巨大计划之时。

直到那张巨网彻底从泥潭中抽离的那一刻,才真正能揭晓这其中暗藏的无尽潜规则!”

朱元璋往后退了一步,将视线投向了窗外,那先前稍带落寞的眼神此刻却已化为铁血坚定。

“以中书省的名义,下达一道诏令:命李景龙开洪武门大门,凡是有冤屈欲当庭陈述者,均放他们进来。

今天就让我在太和殿亲眼见证,这片大明江山中,究竟藏着多少野心家。”

朱元璋说完,在旁边的桌子上轻轻击了一下,那只刚刚被震起的瓷杯似乎在提醒着周遭的一切,好在其落下的位置恰到好处,并没有发出破碎的声音。

朱元璋与徐达又商定了一个看起来极其疯狂的行动计划。

同时,在京城诏狱里等待消息的胡轲,心情也日益焦虑起来。

随着外界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整个学市 ** 事件竟是一手操办的大阴谋,而徐允恭显然是其中的关键棋子。

通过他的表现,大概能看出事件背后的动态。

即使无法具体掌握徐达的举动,也能推断他对于皇帝的计划了如指掌。

想到这一点,胡轲更坚信这件事正往极为疯狂的方向发展。

他不信自己的儿子被利用,但最终决定性的作用,显然还在于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的手上。

朱元璋作为古代 ** 典范之一,以其杀伐果决着称。

一旦认定某件事,任何的代价都不过是其平稳生活的小插曲。

现在的胡轲有些坐立不安了,他认为在这个关头,想要救出深陷危境的徐允恭,唯一的方法是自己现身在他身边。

这一切的展开都在暗示着不寻常的事情即将爆发,让人内心不由自主感到一阵凉意涌上心头。

胡轲虽还未想定策略,但在大致心中有数的情况下,他仅差的是一次脱逃的机遇—逃离诏狱寻找徐允恭。

如同一个局外人深入探析事件的始末,胡轲如今拥有了这样的确信:只要有出手之日,即使无力助司勇公逃脱险局,亦能尽力减小其损失。

故而,原先已不再期待之事,如今对胡轲重新唤起无尽向往。

此事对他并非轻松易得——当徐允恭还在此地之时,或许凭借紧急状况,有临时逃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