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1735年),随着准噶尔部请求和平,张广泗从西北战场班师回京,并被授予湖广总督的职务。
三、经韬纬略
张广泗上任后,立即展开调查,并上书乾隆帝,指出前任官员在平乱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他弹劾张照贻误军机,虽然集结了数万兵马,但实际上用于攻剿苗乱的力量仅约三千人,造成了兵力分散、效率低下。董芳驻守八弓,仅进行招抚工作,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巡抚元展成在赈济过程中,条款混乱,执行不力,导致官民皆困。乾隆帝听取了张广泗的意见后,罢免了张照、董芳、元展成等人的职务,并命张广泗兼任贵州巡抚之职,同时解除哈元生的将军职务,将其改为提督,听从张广泗的指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年十二月,张广泗率军抵达凯里,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将部队分为三路:副将长寿从空稗出发,总兵王无党从台营进军,张广泗本人则亲自率军,三路齐发,协同作战。清军首先击破了上九股的卦丁等寨,并焚烧了敌人的据点。残余的苗匪退守凯里牛皮大箐,但已被清军包围。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张广泗指挥各路清军对苗匪形成合围之势。清军依山而行,步步紧逼,最终迫使苗匪投降。张广泗还采用了“以苗攻苗”的策略,分化瓦解了苗族内部的力量,从而彻底平定了叛乱。朝廷因此授予张广泗云贵总督之职,并允许他兼任巡抚,同时还进封他为三等世代承袭的阿达哈哈番。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张广泗上奏乾隆帝,提出了制定镇远、安顺、大定、平远等营的规制,并请求增加贵州的兵额,总计增加了二千九百多人。此外,他还建议治理清水江、都江,增加造币炉的数量。乾隆帝对这些建议进行了讨论,并予以采纳。
乾隆五年(1740年),张广泗入京觐见乾隆帝。恰逢湖广城步横岭等寨的红苗联合广东的瑶匪作乱,乾隆帝命张广泗前去勘察。同年九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指挥湖北、广东两地的提镇以下官员。在张广泗的指挥下,当地的叛乱于同年十一月被平定。
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张广泗返回京师,并上奏请求回乡安葬父母。然而,贵州黎平的黑苗再度联合广东的瑶匪作乱。乾隆帝再次命张广泗回到贵州处理此事。张广泗迅速行动,很快就捕获了苗乱首领石金元等人,并依法处决,稳定了局势。
乾隆十年(1745年),张广泗因其在平叛中的卓越贡献,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四、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