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定非洲
与此同时,斯提里科在镇压非洲叛乱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功。以往东西罗马每次分裂时,非洲的五个行省均划入西罗马的管辖范围,而非洲本身则保持较大的独立性。397年,非洲总督摩尔人吉尔多在东罗马的煽动下背叛了霍诺留。斯提里科装作遵守共和国的传统,向法庭控告吉尔多。元老院一致投票通过宣布吉尔多为国家的敌人。然而,罗马的粮食供应严重依赖于非洲,宣战显然会引发饥荒。在这个关键时刻,斯提里科迅速行动,及时从高卢和西班牙地区运集了大批粮食,确保了整个非洲战争期间罗马居民和军队的粮食供应充足。
小主,
斯提里科本人需要留在意大利,以防备阿拉里克的入侵。因此,他选派了吉尔多的兄弟马西泽尔,一位因受迫害而避难于西罗马宫廷的合适人选,带领5000人的高卢军队前往非洲。马西泽尔进军顺利,迅速平定了叛乱。然而,在归途中,马西泽尔却意外淹死在河中。有传言称,斯提里科故意拖延对马西泽尔的营救,以此减少一名潜在的竞争者。
在庆祝非洲战争胜利的同时,斯提里科的女儿玛利娅与皇帝霍诺留结婚,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400年,斯提里科成为西罗马的执政官,这使他获得了更高的威望。每当斯提里科取得胜利,他的御用诗人克劳狄安就异常活跃,从395年到404年,克劳狄安写了许多诗歌,用各种赞美的词句颂扬斯提里科为扞卫西罗马皇位所建立的赫赫功绩。
四、蛮族和战
罗马军队和帝国本身的蛮族化是这一重要社会政治现象在帝国统治阶级上层的反映。罗马元老院在帝国末期逐步形成了罗马派和蛮族派的斗争。两派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利用蛮族作为军事同盟者。罗马派倾向于排斥蛮族,而蛮族派则主张利用蛮族的军事力量来镇压人民起义、对抗外部威胁。从斯提里科的出身和所采用的政策来看,他显然是属于蛮族派的,即主张利用蛮族的军事力量来保障帝国的安全。
401年,阿拉里克在东罗马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伊吕里库姆总督的称号,带领西哥特人西进,经过班诺尼亚进入意大利,蹂躏了意大利的东北部,并直接威胁到霍诺留皇帝驻节的米兰。霍诺留的侍臣们惊恐万状,劝他 逃 亡 高卢。斯提里科反对这一行动,认为这等于放弃意大利。然而,罗马军团几乎被内战和哥特人的侵袭消耗殆尽,无法集合足够的兵力保卫意大利。斯提里科不得不将驻防于莱茵河边界、高卢甚至不列颠边墙的军队火速调回,并设法说服一些忠于他的蛮族骑兵为皇帝服务。此外,斯提里科在意大利还有一支由阿兰人、匈人、汪达尔人和哥特人组成的雇佣军队,以及一些临时征集的部队。
402年4月6日,斯提里科在波连提亚趁哥特人正在庆祝复活节的时候发动袭击,击溃了阿拉里克的步兵,俘虏了他的妻子,但阿拉里克的大部分骑兵未受损失。不久,斯提里科与阿拉里克订立了和约和盟约。西罗马政府宣布阿拉里克为伊吕里库姆总督,阿拉里克则答应放弃为东罗马帝国服务,并于403年撤出意大利,占领了伊吕里库姆。
斯提里科在击败哥特人的同一年(402年),还镇压了诺里库姆和列提亚的人民起义。405年,一支由东哥特人拉达盖苏斯率领的庞杂蛮族队伍(包括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勃艮第人和阿兰人,共有20万战士,加上家属和奴隶约40万人)从波罗的海海岸南下,向意大利进行大迁徙。帝国的大门再次被蛮族打开,软弱无力的皇帝霍诺留退到拉文纳。意大利的防卫完全委托给斯提里科,但虚弱的帝国已经没有能力恢复昔日的多瑙河防线。斯提里科再次放弃了北方大部分行省,召回边防军,向人们强行征收新的税收,用各种办法引诱逃亡士兵归队,并给所有愿意加入军队的奴隶以自由。经过一番努力,斯提里科终于集结了一支约3-4万人的军队。此外,他还得到了住在莱茵河地区的约三万人的蛮族军队和部分反对拉达盖苏斯的哥特人的帮助。这样七拼八凑,总算纠合了共计7万人左右的以蛮族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利用这支军队,斯提里科于8月23日在菲耶索莱击败了拉达盖苏斯,并进行了大屠杀。他为此在罗马建了一座凯旋门,以显示他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