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进村后直接在人少的村尾把煤炭分了,小静的那一份让苏家带领了,其他的都自己拉了回去。
苏家刚吃完晚饭,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苏爸连忙把客厅的温度调下来一些才去开门。
张丽丽和苏云照旧领着吃饱的孩子们上楼温书去了,最近孩子们都喜欢上了练字,不吵不闹的让张丽丽和苏云也轻松不少。
路过一楼客厅,蒙哲和谭哥进屋坐在客厅垫了垫子的实木沙发上,互相打了个招呼。
苏云已经很多年没有和蒙哲见过面了,两人变化都挺大,苏哲也不是之前读书时候的娃娃脸了,苏云也褪去了稚气,两人都变得成熟稳重。
苏云忽然就觉得多年前的心血来潮显得非常的搞笑,就像两个小孩子因为一颗糖果闹了很久的别扭一样可笑,心里原本的意思别扭也没有了。
蒙哲是没有来过苏云他们家的新别墅的,第一次来最大的感觉就是干净暖和,即使苏爸把室内温度调到5度左右,但是和外面比较,屋里还是让人感到一种非常大落差。
苏爸苏章明王杰都在客厅一起聊天讲话,苏小姑提着新燃好的碳炉进来,再拿十几个之前苏云在别的集市收来的烟薯,烟薯糖分特别多,烤出来香甜软糯,纤维还特别少,被誉为红薯界的冰淇凌,也算是烤红薯最佳的品种了。
一群人一边喝茶一边烤红薯再吹吹牛聊聊天没一会烟薯的香味飘满整个客厅,聊天气氛也是非常好。
蒙哲和王杰也在闲聊中逐渐熟络起来,一个是高校高材生,一个在商海沉浮数年小有成就,眼界和观念都比较合得来,才一会功夫两人竟聊了很多话题。
趁红薯还没烤熟,苏妈从厨房拿点花生和板栗进来,这些农村常见的小玩意隔着一张铁丝网被火烘烤着,闻着食物的香味听着炭火的噼啪声此时颇有一种围炉夜话的氛围,就连冒着热气的茶壶都显得非常的应景。
聊了一会家常,几人开始聊气候,极寒,煤炭,讨论政府未来救援措施。
期间给秦果打了个电话确认时间和数量。
秦果这边回复每天只可以拉一车10吨的量,还是走后门,再多也就没有了。
苏章明看了眼墙上的日历,只有一周时间了,意思是可以拉7趟,一共70吨,这些煤拉回来能很大的缓解村里取暖的问题。
本来以为每天早出晚归能多拉一趟的众人再次商量一番后决定,先把煤炭拉回来,然后进行统计,按村里人口进行统计买煤的上限,像苏云家这样的11口人,如果每人份额每天是20斤,那么苏家最多每天只能买220斤煤炭,7天就是1540斤煤炭。
对于出人出力还出车的几家,以煤炭为酬劳付人工费和车费。
这个方法很公平,苏家已经提前囤了好多煤炭,又去后山捡了很多大柴,倒是不缺煤炭和柴的,但是这种时候肯定要随大流,为了日后光明正大的烧火取暖而努力。
最后决定苏章明和王杰每天跟着小叔叔家的货车出去拉煤,谭哥和蒙哲负责登记和统计村里要兑换的人数和物资,空的位置换小外婆家的大表舅过去,听到村里出油钱和工钱,大伙也很乐意跑这几天的活。
4人连着7天都在跑煤炭厂,苏小姑也给苏章明和王杰的伙食也做了一些调整,既不会显得与众不同还能让人吃好。
幸运的是这几天天气不错,一直没再下雪。
和秦果的交易也一帆风顺,最后一天秦果也收到家里的通知叫他赶紧回家帮忙囤东西。
比别人更敏感果断的秦叔叔正在收棉被,羽绒服,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和肉类还有日用品。
全球天灾带来的心理暗示和经济崩溃如雪崩一般席卷而来,但凡多关注一些社会新闻都会重物资轻现金。
期间苏云让苏章明带了几斤冻牛肉和几瓶好酒给秦果,秦果宝贝的不得了。
拉回来的煤炭堆放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用油布盖着,还派几村干部轮流看管着。
第7天最后一趟车回来,大家都根据之前登记的物资过来称煤炭,一个人头最多换100斤,剩余的尾数锁在祠堂仓库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