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赵军道:“我是这么想的,咱在山上围俩猪圈。然后呢,开春抓小花了棒子,专门挑母的都留下。养呢,咱还不圈养,全都散养。”
“那不都J8跑了吗?”赵有财说话属实是不文明。
“开始咱们喂,后期咱也喂,但后期喂的就少了。”赵军道:“咱从开春喂到秋,它还能不认家吗?
等到秋了,让它们自己出去找橡子啥的。你说它吃鱼呀,秋天河泡子、沟塘子水干了,蛤蟆、鱼在那儿,它们自己就吃了嘛。”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二三十年后,有不少在山里开蛙场养林蛙的,都得养狗防野猪去偷蛤蟆。
赵军刚说的,是每年夏季涨水,山里不少沟塘子全都成河了。等到秋天,水位一下去,露出来泥坑、小水泡,野猪进去连打滚,带找鱼虾果腹。
赵有财三人面面相觑,听赵军这么说,喂猪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一大半啊。
就在这时,赵军继续说道:“等这野猪长成了,咱留它几个月。”
“为啥呀?”邢三问,赵军笑道:“咱不留的都是母猪吗?”
见三人点头,赵军笑道:“一到冬天,必招大炮卵子。大炮卵子给这些母猪配上以后,来年开春把猪羔子一下,等猪羔子吃完奶了,咱再给大猪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赵军这番话,赵有财三人目瞪口呆。
按赵军这么设计,除了第一茬小花了棒子需要自己去弄,以后野猪配种、繁育都不用人操心了。
然后,就等着一茬茬的野猪贡献猪砂了。
“小子,你真行啊!”邢三向赵军竖起了大拇指。
“还得是我儿子!”王美兰毫不吝啬地夸奖着赵军。
赵有财不喝多,是说不出来夸赵军的话,但此刻赵把头看向他儿子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
其实赵军说的,是三四十年后山民饲养二代野猪的方法。
那些山民在山里养家猪,清一水的全是母猪,吸引大炮卵子过来配种。这样等来年,就有了二代野猪的时候猪羔子。
每年都是如此,繁殖的二代野猪就养在山里,还有好的噱头,能把猪肉卖出高价。
赵军有好几次,跟张援民、李宝玉和解臣唠嗑,谈起以后、说到未来,都念叨过有机会就包山养猪,但张援民他们都以为赵军是开玩笑呢。
本来赵军是想着,等到禁枪禁猎以后,再包山养二代野猪。
但现在赵有财提出了猪砂的问题,赵军就有些等不及了,想要提前走上养猪致富的道路。
“你净特么扯犊子!”忽然,赵有财唱起了反调,搞得大家都一头雾水。
这么好的方案,你怎么还能反对呢?
当三人都向他看来时,赵有财对赵军道:“家一摊子事儿,都忙不过来呢。你搁山里养猪,谁给你伺候?”
才消停两天的赵有财,可怕他儿子又给他安排一堆活儿。
但他不惯着赵军,有惯着的。
“小子。”邢三毫不犹豫地对赵军说:“你要想好了,你就养,完了三大爷给你看着去。”
“你可拉倒吧。”邢三要去,赵军还不让呢,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邢三,道:“三大爷,你多大岁数了?我让你给我养猪,那我还是人不是人了?”
“没事儿……”邢三还要说什么,却被赵军抬手拦住。
“三大爷,你啥也别说了。”赵军抬手往南墙一指,道:“我给你接下来是养老来了,家这边没人,我花钱雇人,我也不能让你挨那累去。”
“儿啊,雇人行啊。”王美兰道:“咱不在这屯子雇,咱上西山屯找俩实在的。”
“对!”听王美兰这话,赵军很是高兴地道:“妈,咱娘俩想一起去了。”
“是嘛?”王美兰闻言,也很是高兴,然后她想起一人,便对赵军道:“就那个叫武大林的,我感觉他就不错,他指定能好好给咱干活。”
“是。”王美兰话音刚落,赵有财便接茬道:“他就管你叫奶奶了,他能不给你好好干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