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后连说话都有些困难了,歪着嘴扯半天勉强能说几句,但她耳朵不聋,脑子也不糊涂,清醒着呢!
皇后死了,宁王也废了,一眨眼,安王也废了,定王是假的,晋王越混越强,但他在外面,所以是时候让小五封王了!
皇上也没反对将小五封王,这是迟早的事,是太后为了避免他母子俩被人针对,一直不让加封,所以太后刚一提,五皇子便被封为平王,其生母封为静妃。
转眼间便到了年关,皇上并没有召回晋王,每天精神抖擞早朝,雷厉风行处理政务,然后便是一天三顿放开了吃美食,精神头足得跟个年轻小伙子似的,看样子确实高兴得很!
能不高兴吗?搅得人无法安眠的南夷被灭了,不偏不倚,与大凉国平分了新得的疆土,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晋王妃是大凉国的公主,最关键的是,若是没有她,被瓜分的恐怕就是大燕!
大燕的疆土已经够大的,能把现有疆土建设好就很好了,炕灶的强行推广建造,大燕今年可没人被冻死(自己作死的不算)!
三儿媳所有庄子上的所有庄稼都丰收!皇上也不小气,答应给大臣们的过年礼物真给了!红糖给的不是一小块,而是统一的半公斤,一袋大米,一袋玉米面,一袋土豆,皇上对大臣们大方不算,一高兴,减免了不少税赋,这么一来,只要不是刻意为之,大燕的子民以后就不会被饿死!
皇上整天乐呵呵的,太后当然也是知道的,不过太后此人也是个极其有特点的人,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趁皇上高兴,赶紧提立储之事。
“皇上,自古帝王家都不能有亲情,兄弟相争是常事,好在现在一切都趋于平顺,这是天佑我大燕!
自打小五封王以来,我大燕是诸事顺遂,这说明小五就是大燕的储君!
虽然皇上身体还康健,但晋王的狠辣也是有目共睹的,所有皇上还是早些立储的好,只要太子定下,他也就歇了那不该有的心思。
哀家也不是否认他的功劳,但他终究杀戮太重,孽缘太深的人做不得天子,强行为之,天下生灵会不安的。
为了奖赏他,该有的赏赐还是应该有,他的两个侧妃不是已经没有吗?哀家就忍痛割爱,把身边的锦心和江南丁家的一个姑娘一起赐给他为侧妃。
皇贵妃是个不顶事的,哀家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就最后再替皇儿操一次心,晋王的后宅之事就由哀家一并把这心操了,另给他再赏四位贵妾,定好好物色一番,绝对挑那如花似玉的。”
丁太后说了这么一大堆话,嘴都扯到快裂出血,真的是太艰难了,不说不行啊!
这是多么好的机会,五个儿子,不用自己出手就废了三个,最后剩一个最强的,可他被弄到西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说,最主要的是他娶了他国公主!连大燕将士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都能硬生生切了一大半给他国,这是实实在在的通敌叛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上自己还身强力壮,晋王那野狼崽越是能干就越是危险,他威胁到了自己父皇的地位!
真恨自己这张嘴管用,要不然就可以把这事说得更加的自然和完美,保管让皇上自己动手去把晋王除掉!
皇上真要气笑了,太后还是一如继往的自以为是,还真会安排,把自己身边的心腹宫女赐给老三做侧妃,另一个,也就是她说的丁家的女儿,应该就是江南丁三家的那个庶女,先前就与宋候爷家订了婚,许给宋家老四宋兆举那个混子的人,亏她想得出来!
还给自己脸上贴块金,皇贵妃是个不顶事的,由她这么个行将就木之人的人来安排孙子的人生!
做儿子的本不该说这样的话,但太后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分了!而且这也是事实,从江陵回来之后,她连说话都困难,刚才说这么一通话,没人打搅的情况下,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流着口水,歪着嘴说了三分之一的字,剩下三分之二的全靠她的得力嬷嬷补充。
母后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培养心腹,从年轻的时候起,她身边一直不乏心腹之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在江陵已经死了一大批,到现在又有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