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零无拿下了整场战役的巨大胜利,决定性的歼灭的敌人大量的军队,成为整场战争的转折点。
代价是3500人的精锐近卫瓦伊凡部队,折损到只剩下50人。这50人还是后续援军从尸体堆里刨出来的,他们大部分已经失去意识。
而和近卫瓦伊凡部队混杂在一起的敌人尸体,数量是他们的5倍。他们以接近一比五的交换比牢牢的守住了整个山脉的所有必经之路和制高点,而这座山脉的背面不远处就是零无的指挥部和整个集团军群的大后方。
可以这么说,就算近卫瓦伊凡部队战死到最后一人。如果他们不将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拖住12个小时。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当超过一定数量的敌军越过山脉,他们面对的就是在大平原上脆弱的集团军群大后方。
山脉从上往下打,相比从下往上打难度降低了几个维度。所以近卫瓦伊凡部队并不能只用一腔热血去和敌人换,他们需要克制自己的鲁莽去渐渐的拖住消耗敌人,而不是一股脑的解决战斗。
近卫瓦伊凡部队立刻在山脉东侧修筑坑道工事,前沿由散兵坑和铁丝网地雷阵组成防线。山坡壕沟和交通壕相互连接,并在拐角挖出一个暗堡放置带有防弹盾水冷重机枪。
中部防御布设大量的37毫米防空炮用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火力,山顶的阵地则是120mm重型迫击炮阵地和12.7毫米重机枪。
山顶的坑道挖出穿山脉东西两侧,提供敌人难以打到的斜面阵地。整个山脉会随着时间而变成一个整体的防御工事群,近卫瓦伊凡部队知道他们的构筑速度决定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
随着时间的进行,山脉东西两侧的贯穿通道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向山底延伸。但敌人奇兵的速度同样非常快,他们早于预定时间3小时达到攻击起始点。
“炮击!”警戒的近卫瓦伊凡听到了远处的动静,和半空中尖锐的呼啸声
所有人立刻跳下战壕里用来垫高的阶梯,藏入旁边事先挖好的位于战壕另一侧的L型防炮洞里。
爆炸开始先从山脚下的防御工事群最前沿炸响,炸点并不像一条线而是高墙往一侧倒下拍在地面上。
一时间辐射铁丝网和预先铺设的地雷集群,在转瞬之间就被炮击损毁大半。而那些炮击并没有停止下来,而是像脱离束缚的巨大摩天轮一样从山脚往山顶滚动。
一段一段如墙一样炮击炸点,彻底将防御工事群的表面阵地给洗了一遍。躲在防炮洞的近卫瓦伊凡们,能看到头顶上不断被炮击抖落下的泥土和从洞口处喷进来的浮尘云。
当炮击停止时,所有人又立马从洞里出来,把被炮击扬起泥土掩埋的同伴挖出来。吐掉嘴里吸入的少量浮尘,再次回到自己的战斗位置上。
炮击结束就意味着敌人地面攻势的正式开始,当伴随坦克一起出现的敌人步兵出现在视野中时,战斗正式开始。
近卫瓦伊凡采用前松后紧的防守策略,让敌人的火力无法大规模的杀伤防守方。他们会被前沿的剩余铁丝网地雷所迟滞,而散兵坑里的近卫瓦伊凡则是趁着空隙用手中的铁拳反坦克武器重创装甲单位。
散兵坑里的人知道,这些武器开火后会极大的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是为了拖住敌人进攻的步伐,绝对不能让装甲单位越过他们的防线。
一段时间的交火后,敌人撤退。但是随着撤退的敌人,更猛烈的炮击砸在暴露出来的阵地上,下一次进攻的火力准备开始。
散兵坑里的近卫瓦伊凡知道,他们的阵地极度危险,执行这种任务本就十死无生。但是为了拖慢迟滞进攻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不然直接让主阵地接触敌人的庞大规模,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当炮击结束的间隙,预备部队从山腰下冲出准备轮换他们的时候,那些在炮击存活下来的重伤员,决定为了不拖累后续的人选择给自己最后一颗子弹。
战斗就这么残酷的进行,近卫瓦伊凡的指挥官只能尽力让自己镇定,他知道这种命令让手下士兵执行必死任务的沉重心情。但就像是自己应下这次任务时一样,他知道也理解自己士兵所想。
当有需要时,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填到战线的最前面。他清楚的知道,如果输了那么在大后方的家人们会回到以前悲惨的生活,他和他的士兵们清晰的知晓他们为什么而战。
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更猛烈的炮击。近卫瓦伊凡部队的伤亡在以一个缓慢的速度上升,但是这种消耗就像是一个小量杯和大水缸比谁先流干一样。
在战斗的末尾,只剩一口气的近卫瓦伊凡指挥官将手中的左轮配枪给了随军记录员。
“战斗的详细记录和人员事迹都写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