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吕小兰怎么了?”一个瘦瘦的身影风一样闪了过来,双手利落的在衣服上拍了几下,顿时溅起一片泥土灰尘。
“你吕主任吃得香,大队都帮着你!”周有才抬头瞟了吕小兰一眼,语气有些阴阳。
吕小兰本就是泼辣的人,听了周有才这话正准备还嘴,却见一只大手伸了过来:“岑老师,你这事做的差了!”
鲁求英人未至声先到,岑济肩膀被他拍的砰砰响。
岑济自知理亏,只好赔笑:“我也是没想到汪朝东做事这么快,我原以为要几个月才能找到愿意出手的厂子,没想到就这几天事情就办好了!”
四人在墙角说开,岑济一五一十的把缘由都讲了个清楚。
原来岑济自从上次得知这时候布料不好买,就一直想着找别的由头来搞布料。
汪朝东的到来,给岑济提了个醒,他现在既是运输公司的司机又是跃进大队的瓜子销售员。
他作为司机,原本就有着帮别人“捎带”货物的习惯,毕竟去江苏一趟,回来空跑总是不划算。
岑济就委托他下次去江苏,尤其是去南通的时候,找一些纺织厂问一问有没有多余的布料可以出售。
当然好布料是买不到的,汪朝东也没有那么多布票,跃进大队也搞不到。
所以岑济就把主意打在了“废料”的头上,不过这年头哪怕是“废料”也是很难搞的,岑济也只是瞎猫当成死耗子让汪朝东去试一试。
没想到汪朝东这人还真是个天生的销售人才,竟然把这事给谈成了,不仅谈成了还把人给带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队怎么安排我不管,但是要瓜子厂给缝纫小组出钱出力,我做不了主,厂子里的工人们估计也不会答应!”
周有才仍旧是不忿,抱着肩膀往别处看风景,吕小兰一脸不屑:“就你还是个大老爷们,周有才,我吕小兰也不欠你的,你过来!”
说完也不等周有才反应,伸手就把他给扒拉过来,岑济看了大吃一惊,没想到吕小兰力气还真大。
“周有才,支书在这,我把话说开了,这布料买回来之后,你们瓜子厂的人,我一人给你们发四套衣裳!”
“五套!”周有才嘴角一咧,眼神里说不出的狡黠:“先给我们做,我们穿不上,其他人也别穿!”
周有才算盘打得倒是好,这年头一套衣裳在商店里买那最起码好几十块,农村人当然是不会直接买成衣的。
大伙都是先把布料买回来,再去找像李小嘴这样的裁缝做一套,或者就直接用针线自己在家干。
各人手艺不同,导致最终出来的衣服也都形状各异,再加上手工缝制,针脚没有机器缝的细密,自然也就不耐穿。
眼下缝纫小组已经通上了电,那电缝纫机一开,针头跟机枪似的直往下钻,不比社员们自己在家做的强得多?
鲁求英也是无奈,谁叫岑济搞了个出其不意呢?这周有才也真是,得理不饶人,非要吕小兰出出血。
四人在外面商议好,现在内部矛盾先搁置一边,马上进了厂子,跟南通来的人要一致对外,保持团结友爱的跃进大队良好形象,不能互相拆台。
周有才直接放话:接下来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就只管点头。
“徐主任!这是我们跃进大队的鲁支书!”周有才笑盈盈地做起了介绍。
“鲁支书你好!我是南通国棉二厂的徐志青,受我们车间主任的委托,来跟你们商量下这废布料处理的事!”
鲁求英和周有才相视一笑,点点头,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这国有大厂的人就是不一样,气度不凡,自己何德何能啊,能跟大厂的正式工人一起谈笑风生!
“小刘!把样品拿过来!”徐志青朝身后的年轻人摆了摆手,之后又看向汪朝东:“汪师傅,麻烦你给小刘搭把手!”
汪朝东笑嘻嘻地跟小刘勾肩搭背的出去了,不一会儿就从卡车上抬下两卷布料来。
徐志青让两人把布料摆在桌子上,给鲁求英和周有才介绍起来:“这是涤纶棉纺混合面料,也叫涤卡布!”
鲁求英听后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吕小兰抿嘴一笑,上前摸了一把涤卡布,惊讶地问道:“这布不是挺好的吗?怎么是废料?”
吕小兰摸完之后又用力搓了一下,布料在她手中恢复如初,挺括且有弹性。
徐志青听完哈哈一笑,把布料往外一抽,然后指向布料边缘:“你看,这叫断纬,是因为织机的梭子速度高,稍有不慎就容易打坏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