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苏州,主动出击了

听到震天的喊杀声,栖身藕园的钱文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该来的,总归会来。

人在什么状态下最恐惧?不是刀架在脖子上,下一刻尸首分离。

而是,人被关在牢笼里,有人告诉你,午时三刻拉出去斩首,等着吧,还有几个时辰。

等死,才是最可怕的,这几个时辰之内,牢笼里的人,能够把自己给逼疯了。

苏州,就是钱文奉的牢笼。

“来人——!”

人影一闪,牙军指挥使顾平武现身,施礼应答。

“末将在。”

“备马,去贡院。”

这个时候去贡院,不是为了看《新版百家姓》的安抚效果如何,是因为,贡院以西、五十丈外,是一座谯楼(敌楼),与盘门相距不远,外面就是宽阔的护城河。

这样的谯楼,苏州城上也不多,五六十个而已。

如果考虑到全局,护城河以内,每一座城门设置的瓮城、闸门、城楼、藏兵洞、马面墙、马道、女墙、箭楼等,说苏州城是用钱堆出来的,一点都不过分。

这也是钱文奉坚守城池的最大底气!

牵一发而动全身。

钱文奉刚到贡院之外,一大群官员就迎了上来,这个时候,没人有心思吟诗作赋、风花雪月了。

扫视一眼,强作镇静,钱文奉问道:“仁慎(钱文杰的字),情势如何了?”

钱文杰这个“谘议参军”,平日里闲得发慌,如今可算派上点用场。

“相使,唐军悉数出动,一同攻打五门,凭借弓弩之利,盘门、阊门的攻势最为猛烈。”

“弓弩?”

“不错,弓弩,箭阵甚为密集!”

钱文奉对唐军的新型火器心有余悸,一琢磨,无所谓,苏州固若金汤,那种铁疙瘩炸人还行,对城门、城墙作用不大。

“你刚说,唐军同时攻打五门?”钱文奉一只脚登上台阶,猛然转头问道:“其他地方,没有出现攻击吗?”

“尚未发现。”

钱文奉将信将疑,等登上谯楼,从幕帘缝隙向外望去,看到令人震惊的场景——

唐军畅通无阻!

原本江南,小桥流水人家,舟艇儿代车马,河道纵横、水网密集,人们可以隔河相望、笑谈相欢,想要结伴而行,总要费一番周折。

反观当下,目之所及,苏州城外不可胜数的水泽之上,搭建起不可胜数的浮桥渡槽,唐军手持火把,在黑夜当中鱼贯而行、川流不息,形成一条条火龙。

如履平地,无所阻隔,都要感谢“舟桥部队”(梁溪军),以及随军工匠。

高空鸟瞰,宛如无数只萤火虫,从四面八方,向苏州城围拢过来。

钱文奉有些发懵,时不时,带火箭矢从眼前掠过,提醒他这里是战场!

“李煜,林仁肇……你们真是好准备……”

范梦龄近前,说道:“相使,这一次,唐军声势浩大,不像是佯攻、骚扰之举。”

“依你之见,唐军主攻哪里?”

“五门之中,娄、齐二门的攻击力度较小,应该是佯攻,其余三处,烈度比肩……下属难做判断。”

钱文奉喃喃地说:“本相也有预感,唐军这次不是骚扰,意图攻取咱的苏州,还是早做准备。”

突然,数支箭矢,裹挟着火焰,“噗噗噗”地扎在厚重的幕帘上,虽未射穿,却露出半寸箭头,一众官僚惊呼着,将钱文奉护在身后。

“相使,唐军箭矢凶猛,着实危险,还是下去吧。”

钱文奉不为所动,低声喊道:“韩德辉!”

“在!”

“籍军可动员完毕?”

“城中七十三处营地,均已集结完毕!”

“你去监督着,随时准备,上城御敌!”

“得令”

韩德辉转身离开,一众人心头一震,连籍军都调动了吗?

“籍军”就是苏州城中,在军籍花名册的青壮年,本质上是老百姓,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差,一般被看做是“填线宝宝”。

籍军大规模上城,一般情况下,是因为伤亡太多了,不得已而为之,往往这个时候,会引起自己阵营的混乱与恐惧。

除了籍军,按照战斗力从高到低排列,苏州城中军队依次为牙军、镇军、武勇、都兵、团练,都属于正规军队,其中,牙军是指官僚系统的亲卫军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