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也没有任何办法,解决方案就一个,拿脸硬接!
只要把第一壁搞得厚实一点、耐腐蚀性强一点,大不了定期停机维护,换一批防护板就好了。
但“大力出奇迹”装置就没有这种顾虑,因为包裹中央核反应的液态金属,其成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液态锂。
液态锂能捕捉中子,并生成珍贵的氚。
n+Li6→T+He4+4.78 MeV
n+Li7→T+He+n-2.47 MeV
(n:中子;T:氚)
以上就是氚增殖的反应公式,看不懂不要紧,只要知道氚很珍贵、需要回收就对了。
千万别听那些公众号说什么“核聚变的原料取之不尽”,都是放屁!
氘是这样的,海水中有的是,根本用不完,但氚就不是了。
这玩意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想制备,就只能靠核裂变堆,而且产量还低的吓人。
光是ITER,想要正常发电,每年就要烧到接近50公斤氚。
而目前全球的商业氚产量,主要来自红枫国,那里有19座氚铀核反应堆,每年大概能出产0.5公斤。
可能有彦祖亦非说,那托卡马克也搞氚增殖不就完了,怎么还能单独成为“大力出奇迹”的优势。
对也不对。
氚增殖对于托卡马克装置来说,的确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毛病还是出在高能中子束上。
还是那句话,中子因为不受任何力控制四处乱飞。
就好像一条在湍急河流里疯狂甩籽的鱼,主打的就是一个360度全方向乱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整个第一壁,都要承受中子的打击,而回收中子的窗口,一共也没几个。
还是刚才那条甩籽的鱼,非要逼着人家往固定的几个点位里甩,那就不叫甩籽了,那特么叫投篮!
唯有“大力出奇迹”装置不存在这种顾虑,因为它全方位都被液态金属封堵,中子根本逃不出去。
当然,这种装置也不是没有问题。
第一大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液态金属。
就像之前吴江所担心的一样,怎样才能让液态金属均匀的铺开,又怎样才能让它均匀的压缩等离子体。
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转动球体产生的离心力使其均匀摊开,然后趁着重力没反应过来,瞬间完成压缩。
这也就是邱睿要求蒸汽泵必须在5毫秒内完成压缩的原因。
但速度一快,别的问题也随之浮现。
比如更快的压缩速度,带来了急剧升温,让金属液体更容易蒸发,而金属蒸汽又会影响磁场,同时干扰等离子体。
而且过快的速度下,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也会增加。
邱睿也考虑过要不要放弃球形反应炉,改为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