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大臣们才发现,奥,那几个货啊,那确实该死。
随后,大军出征。
此时的大明末代,不光要面对农民起义,还要面对建奴来势汹汹的复仇。
山海关那里,有些告急了......
“陛下,臣奏请陛下支援山海关,莫要让建奴进关啊!”
一堆文臣上奏。
崇祯帝长叹一口气。
俗话说书生误国,不是没有道理。
支援山海关,朕能不知道?
但兵马,从何处筹备啊?
小主,
只谈方略,不谈现实,这跟耍流氓有什么区别?
崇祯帝也是彻底体会到了农民起义的声势浩大,大部分兵马都去镇压起义了。
良久,崇祯帝道:“朕拟一份圣旨,诸位爱卿参谋一下。”
“便说......”
“山海关告急,朕并非一定要这天下,然建奴进关,将生灵涂炭。”
“农民起义之事,朕知晓,然此时大明危在旦夕。”
“朕欲挥军北上,难民之事,各地官员会得到相应赈灾物资,务必有效开展赈灾。”
“至于李自成之辈......”
“欲安内必先攘外!”
崇祯帝说完大概意思,随后抬头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说实话,这份圣旨问题很大。
这无异于将大明的现状,彻底扒开,露给李自成那些流民起义去看。
崇祯帝几乎就是明说:大明现在打不过你们,但咱先打外敌,好不好?
几乎相当于求饶了......
有人会说,如果当初崇祯帝不带兵马回大明,这些事不就不会发生了?
并非如此。
若军队不回,大明必亡!
届时,在外的队伍没有后勤,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现在,至少可以搏一搏。
至少,有些希望。
以大明末代来说,有希望,就是好事。
......
而李自成这边,在看到圣旨以后,懵了。
“这皇帝,这是求饶了?”
“大顺军要如何选择?”
“不同意打建奴,怕不是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啊!”
没错,崇祯帝虽然圣旨几乎是求饶的意思......
但这是阳谋。
他,站在了天下大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