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南洋总督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077 字 4个月前

广东左布政使袁应泰,在景阳二年就被皇帝提拔到辽东巡抚位置上,从此之后一直为皇帝卖命且一路高升,属于最坚定的保皇派,非常受器重,任何人去当南洋总督,也得先和他搞好关系,想指手画脚基本不可能。

而广东行省经过李贽的多年经营,再加上袁应泰和李如梅的后来居上,当地官场已经成了保皇派的天下,外人很难插进手去。

相对于广东而言福建官场好像更容易摆布些,左布政使丁继嗣、右布政使金世俊、左参政左光斗、都指挥使郭振明,不是刚刚获得晋升就是外调而来,椅子还没坐稳。

可是仔细捋一捋这几位的履历就会发现,除了丁继嗣之外其他三位也都不简单,绝对不是能轻易拿捏之辈。

金世俊和左光斗是景阳三年(1607)由皇帝亲自出题殿试的二甲进士,先做了中书舍人,转年分别到太原和汝州修建水利,看起来很像是被从中央贬黜地方。

谁承想三年之后这两人突然又被皇帝想了起来,直接迁进到福建任参政和参议。这时候两人就有点露出獠牙了,不光学着广东那边的方法推行新政,还根据当地情况独创了不少手段。

原来的福建左布政使朱运昌刚五十多岁,正值壮年,却在任上突然以生病为由主动请辞回家,肯定有对放开海禁不赞同的因素。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被这两个家伙在政务上苦苦相逼,既不想把步子迈的太大,又不敢为了工作与皇帝作对,干脆还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算了,把位置让出来,免得碍眼。

那皇帝为啥不直接让金世俊或者左光斗当福建左布政使呢?按到政务一把手的位置,岂不是对推广新政更有利?

这就叫政治智慧,或者称为蔫坏。金世俊刚刚39岁,左光斗只有37岁,不光年龄太小,做官的履历也太浅,硬是推上一省藩台的职位,不光朝堂里会议论纷纷,也很难让当地官员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