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转变教学目的

“所以,正文一定是围绕矛盾来写的,其他的文章也是如此,比如《孔乙己》,这是写人的,有的是写风景的,有的是写事情的,所以,我们要分析标题,知道文章在写什么。”

“接着,就是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就知道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大概目的。”

“是论述、还是借景抒情,亦或是讽刺他人等等。”

“如果是报纸的文章,不用了解作者,但是背景需要了解。大部分报纸,正文上都会说明背景,这点方便理解。”

讲到这里,林长青停顿下来,让五人消化消化。

他接着举了好几篇文章的标题,让五人轮流回答,文章大概会写什么。

五人大部分都答对了!

“长青同志,你的教学跟我之前的老师,并没有改变多少,但我感觉自己学到了东西。”

“是啊!以前我学课文时,就看了一眼标题,就开始看正文了。然后就越看越迷糊。”

五人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十分兴奋,没想到还能学到新东西。

“不错,但是还是不够,新的知识,需要同旧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加深理解。刚才举的例子,有些是以前我学的文章,你们也回忆一下,你们学过或者看过的文章,试着分析文章的标题。”

“看看能不能从标题上,就能分析出文章的大概!”

五人立即开始回忆,发现竟然真能分析出来。

分析标题之后,他们感觉不再迷茫,仿佛抓到了文章的主心骨。

他们感觉,现在才是文章学习。

“长青同志,有一些文章的标题只有一两个字,没办法分析出来,那怎么办?”

李清月看的文章比较多,有一些文章,如果不看正文,还是分析不出来。

“没事,没有分析出来,也是正常。比如之前举的《孔乙己》这个例子,如果不知道孔乙己是一个人名,根本就分析不出来,文章写的是什么。”

“我们学文章,并不是一定要从标题中分析出什么,而是要培养一个分析的习惯。”

分析的习惯?李清月听了,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儿,突然灵光一闪,她明白了林长青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