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第6军团不断推进,将日军逼入更深的山区,但每一场战斗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封锁与消耗。
美军第32步兵师从雷伊泰岛调来,负责封锁日军的退路。
没有大规模的正面战斗,但日军的处境却比以往更加绝望。
饥饿、疾病和孤立无援的恐惧逐渐吞噬了他们的意志。
每一天,都有士兵倒下,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中。
山下奉文的“尚武集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拖延了美军的步伐,为日本本土争取时间。
菲律宾巴拉望岛,黎明被炮火撕裂。
美国第7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海岸线外一字排开,炮口喷吐着火焰,将普林塞萨港的滩头炸得尘土飞扬。
天空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3大队的轰炸机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在日军的阵地上掀起巨大的烟柱。
这是巴拉望岛战役的开端,也是美军“胜利计划”的关键一环。
巴拉望岛,这座狭长的岛屿横亘在南海与苏禄海之间,全长200英里,宽仅30英里。
它的海岸线布满暗礁、沙洲和沼泽,内陆则是密布丛林的山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这座岛屿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占领巴拉望岛,意味着美军可以切断日军从中南半岛经南海到菲律宾南部的物资供应线。
同时利用岛上的机场封锁日本在南海的海上航道,甚至威胁到婆罗洲的石油设施。
罗伯特·劳伦斯·艾克尔伯格中将指挥的美国第8军团受命执行这一任务。
他选择了詹斯·A·多伊少将指挥的第41步兵师作为主力,其中第186步兵团负责攻占巴拉望岛。
登陆行动开始前,美军对普林塞萨港进行了两天的空袭和炮击,试图摧毁日军的防御工事。
天蒙蒙亮,第186步兵团的士兵们登上登陆艇,向滩头进发。
艾克尔伯格中将乘坐一架B-17轰炸机,在空中俯瞰整个登陆过程。
滩头的登陆并不顺利,暗礁和沼泽让登陆艇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