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菲律宾米沙鄢群岛的海风带着硝烟的味道。
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的联合行动拉开了序幕,这场被称为“胜利者1号”和“胜利者2号”计划的战役。
旨在解放班乃岛、内格罗斯岛、宿务岛和保和岛,彻底消灭盘踞在这些岛屿上的日军。
班乃岛是第一个目标。
美军第40步兵师第185步兵团在伊洛伊洛以西数英里的圣塔芭芭拉登陆。
登陆前,美军对日军阵地进行了两周的轰炸,摧毁了大部分防御工事。
登陆行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第185步兵团迅速占领了圣塔芭芭拉的机场和附近的曼杜里奥镇。
日军的抵抗微弱,仅在圣塔芭芭拉进行了短暂的交火,两天后便被美军彻底击退。
菲律宾游击队的支援处于重要位置,马卡里奥·佩拉尔塔领导的两万三千余名游击队员在岛上活跃。
他们熟悉地形,协助美军迅速控制了班乃岛的郊区。
扫荡工作主要由游击队和第160步兵团第2旅负责,约有一千五百名日军投降。
与此同时,美军还占领了班乃岛与内格罗斯岛之间的吉马拉斯岛和伊南普拉甘岛,进一步巩固了对米沙鄢群岛的控制。
宿务岛是日军在米沙鄢群岛的重要据点,约有一万四千五百名日军驻守,其中三分之一的兵力集中在宿务市。
美军第132和第182步兵团在宿务市以西4英里的塔里扎伊尔市海滩登陆。
登陆初期,日军的抵抗并不激烈。
但海滩上布满了地雷,导致最先登陆的15辆两栖突击载具中有10辆被毁,登陆行动一度中断。
尽管登陆滩涂处处陷阱,美军还是很快突破了日军的防线,亚美利加师进入被炮火摧毁的宿务市。
次日,宿务市东北的机场被美军占领。
日军的抵抗并未结束,他们在市郊的山丘上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美军在进攻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182步兵团在进攻第二个山丘时,日军引爆了军火库,造成50名美军伤亡。
阿诺德少将秘密将第164步兵团撤回,并于夜间向西推进25公里,从侧翼包抄日军防线。
这一战术成功迫使日军向北撤退。
铃木宗作下令全军撤往北部山区。
美军与游击队展开扫荡行动,约有一万名日军滞留在宿务岛北部顽抗。
这部分日军虽然不投降,但也没有了出击的心气,只是顽抗苟延残喘罢了。
然漆雕旭的分身们经常假扮日军不断主动出击,执行封锁的美军和菲律宾土着仆从军损失惨重。
不断响起的冷枪让他们伤亡不断,盲目的炮火覆盖根本不能阻止系统分身的狙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