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好长时间都没沾过这么多的荤腥,虽然吃的甚为克制,却把肚子填得饱饱的。
只是,别人吃饱了,有他们自家的马车接送,他……
“母亲~”
别人都走了大半了,贾政也不得不走。
他给贾母磕头拜别时,眼泪在红红的眼圈里打转,“儿子不能侍奉在您身边,在此,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氏都没能来。
她在家吃清汤寡水的饭菜。
贾政却吃着了肉。
肉真好吃啊!
他都不知道自己以前怎么就不爱吃的。
“儿子不孝,儿子……告辞!”
“去吧……,去吧!”
看到瘦了许多的二儿,贾母心里难受,“珠儿,宝玉,你们把环哥儿带着,送他一程。”
“是!”
贾珠早就在等着了。
母亲没能来,他和宝玉必要去见一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车上,贾珠摸了摸父亲的袄子,确定还很厚实,这才放心了些。
贾政看着穿戴富贵的三个儿子,心情复杂,坐在那里一声没吭。
他都不说话,宝玉和贾环当然更不敢说话。
“父亲,这些日子,您……”
“甚好!”
贾政的声音有些发堵。
儿子也救不了他。
“您的对联……”
“没卖完。”
贾政在心里叹息,“所有没卖完的,我都送给了庄子上的人。”
贾珠:“……”
宝玉:“……”
他们两个大些,是知道父亲话里的意思。
但贾环不知道。
他小心的偷看父亲。
若不是姨娘交待了好几天,看到这个几乎可算陌生人的父亲,他都不敢靠前。
“送了也好。”
贾珠在心里叹息。
爹娘不事生产,这日子只怕要越过越艰难了。
“等开春了,家里的田……”
“嗯,几位老人家已经明确说了,会教我们。”
贾政知道儿子如今的学习任务重。
族人们看不起他,一是他自己不行,二是他的儿子还没当官。
“珠儿,你不用担心我们,好生读书为要。”
朝中下马的官员多,春闱的举子机会就多。
贾政对于他的大儿子抱有极大的希望,“朝里的事,你岳父有跟你说过吧?”
“是!”
贾珠点头,“岳父说我很有希望。”
那就好。
贾政的身体略为放松了些,“回头见了你母亲,她若哭……,也不必太忧心。”
“……儿子知道。”
父亲看着比以前要好些。
贾珠心中宽慰,“父亲,您和母亲保重身体,儿子……儿子们才能放心。”
“……”
贾政无言的拍了拍大儿的肩头。
“父亲,您还记得,我曾经给您看的一些国子监试卷吗?”
想了想,贾珠又道:“您看,您是不是能默出来,到各个会馆……,推一下?”
虽然这样做,很丢读书人的脸。
但是,脸在命面前,其实不算什么。
贾珠觉得,他爹他娘得先活下来才行。
要不然,只凭父亲给人写个书信啥的,根本就不够生活。
尤其他们两个还有欠银。
“到书店抄书也行。”
宝玉看看父亲,又看看大哥,道:“闵表哥说,他要练字,就接了书店抄书的活,一边把书抄了,一边把字练了,还又把钱赚了。”
他的一双眼睛里,满是真诚,“蓉哥儿也是抄书练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