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庆余年4

不过后来由于两人政见不和,关系逐渐恶劣,到了如今颇有些势如水火的意思。

这件事几乎是庆国上层社会中公开的秘密,只是由于两人身份的特殊性,这段往事很少被提及。

而最后一股势力,便是以陈萍萍为首的监察院势力。

监察院超脱于文官体系之外,直接听命于皇帝,行事低调而神秘,其势力却如蛛网般密布全国,无孔不入。

这股势力基本上就代表了庆帝。

三方势力相互制衡,相互牵制,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同维系着庆国的政治稳定与权力格局。

相较于李承泽与太子之间那略显稚嫩的、摆在台面上的争斗,这三方在暗中的博弈则显得更为深沉与复杂。

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克制与谨慎,避免直接冲突,以免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

甚至,这三方势力还会巧妙地利用李承泽与太子之间的纷争,作为棋子或筹码,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庆帝弹压他和太子之间的争斗,未尝不是在借助他们,来敲打和制衡各方势力。

如此,既能控制两人过分的争斗,避免无谓的消耗国家实力,同时也能巧妙地平衡各方势力,确保了自己的绝对权威与统治地位。

看来要想打破如今的僵局,自己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

但是鉴于庆帝那变态的掌控欲,一旦他这边稍有动作,对方就会迅速收到消息,为了让自己重新回到他掌控之下,怕是会直接采取相应的行动。

所以……

他现在需要一个借口。

一个可以让他后续所有的行为和变化,都变得合理的借口。

一个让包括庆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能来讨伐他的借口。

这个借口最好能将京都的各方势力都卷入其中,如此才好浑水摸鱼,以便从中取利。

李承泽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未来的计划,以及可能遭遇的各种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