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田都的压力,想要投降了!

对于此时的田都来说,能够用的办法已经用了,然而却始终未能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他看来,眼下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与高要取得联系,并表示愿意向其投诚。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非选择其他诸侯,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的因素。田都所处之地距离南境较近,对于南境的了解自然更为深入和全面。他深知南境的繁荣昌盛绝非虚言,特别是在军事力量方面,简直堪称强大到令人咋舌。无论是精良的武器装备、充足的兵力数量,还是士兵们高超的军事素养,无一不是全方位地碾压着由自己麾下那些来自各方的起义军以及原本郡县的兵卒所组成的杂牌军。

事实上,田都的状况并非个例,许多诸侯都面临着与之相似的困境。他们不仅在粮食等物资方面极度匮乏,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处于捉襟见肘的窘态。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之一,便是那神秘易小川所实施的分封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易小川的分封方式大致上是参照了秦末时期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模式,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当前这个阶段压根儿就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能力去承担起被赋予的重任。

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分封,实际上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却可能成为致命的因素。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它似乎给予了人们一定程度的助力和名分,使得一部分人能够借此机会崭露头角并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这样的分封制度而丢掉了性命。

毕竟原本这些人能够被分封诸侯都是因为秦末起义之后项羽崛起,甚至有一家独大的趋势,带着一堆人攻入了咸阳之中,分封的诸侯多少都有一定的兵力,有着一定的权柄,有着一定的名望,但是神秘易小川分封的时候这些人大部分压根就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威望,甚至有些人还在别人的起义军之中当将军,突然就成王了,这这个王可就是一把屠刀了,

就拿原本历史中的项羽来说吧,他所实行的分封制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简直就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完全呈现出一种“一言堂”的态势。项羽依据军功来分配土地,并将是否跟随自己入关视为评判军功大小的基本标准。可是这仅仅只是他个人所认定的标准罢了,并未能得到全体义军将领们的认可与接纳。

比如齐国的相国田荣以及赵国的将领陈馀等等,这些人均因为未曾入关参战,所以并未被封为诸侯王。然而,他们自认为在反抗秦朝统治的漫长斗争历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对于此次分封一事充满了怨恨与不满之情。像这样心怀怨念的将领其实为数众多,远远不止田荣和陈馀二人而已。

并且项羽的分封目的说的好听是为了解决诸侯之间的纷争,但实际上因为我行我素的特点,根本就不被众人所接受,前脚完成了分封,后脚如齐国的田荣就赶走齐王田都,攻杀济北王田安,后来又杀死胶东王田市,称王于三齐之地。赵国的陈馀也在同时赶走常山王张耳,恢复代王赵歇为赵王,自立为代王。

在燕国,原燕王韩广则占住地盘,拒不去辽东,臧荼与之发生火拼,将其击杀于无终,并占有辽东之地。不久之后,汉王刘邦自汉中出故道暗度陈仓,打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占有了关中三秦之地。而彭越也一直没有停止对梁地的争夺。项羽想通过分封来安定天下,事实上却引发了诸侯间新一轮的争夺

再加上项羽为了在分封中绝对贯彻自己的意志,减少方案制定时的纷争麻烦,乃摒斥他人参与意见,一人独操宰割之刀。他没有以某种协商、盟会的组织形式,把自己的设想经过与诸军首领妥协和商议转化为众人的意志。按照权力与责任的自然统一律,稳定战后天下政治秩序的责任就落在了他一人的肩上,因此连他最铁杆的先锋战将,九江王英布也一再放弃协助平叛的责任,

不得不承认,项羽这位猛将在分封诸王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将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却也是一目了然。各路诸侯自此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之中,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最终甚至走向倾覆。就连项羽本人,也终究因这个决策而败北。

而那个神秘莫测的易小川呢?尽管他知晓历史的发展,但对于其中的深层逻辑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一知半解。并且还执意沿袭项羽当初分封的那些诸侯人物。这无疑暴露了神秘易小川性格中的一个致命弱点——过度自信。

他似乎从未认真思考过,如果自己失败将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始终如一的保持自负的态度。但恰恰正是这种盲目自负的行为,间接地促使各地的起义军各自为战、互不统属。有些郡县之地,居然同时存在四五支规模不等的起义队伍,局面之混乱可想而知。

而且神秘易小川当年果断阻止章邯对陈胜吴广继续展开进攻,这一举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成为了导致最终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的天下已然乱成一团糟,诸侯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当人尚未掌握权力时,或许还能相安无事;可一旦手中握有权力,就仿佛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欲望与野心迅速膨胀,嘴上喊着的为了天下,为了复国,为了百姓,实际上都是在更加变相的压榨百姓而已,

毕竟,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粮物资,又如何能够养活众多的士卒呢?而若是连士卒都无法保障,那又怎能去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呢?如此一来,这种缺乏钱粮与士卒的恶性循环将会不断地加剧和恶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