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教育特区吗,真讲究!”
“切,拨的款,特区就净这么花了。”
在车上,岷江市代表团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他们自然不知道穿着一致的这群人分别来自哪个学校,更不知道这些天他们经历了什么。
论坛将在眼前这栋圆形建筑的五楼召开,说来也巧,它的立项时间正好是十校联盟创立的那年,能在这里作为十校联盟的代表参会,尹沐朝也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
“紧张吗?”欧阳巽笑眯眯地问侯远。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侯远的右拳捏了又松松了又捏。
“可惜我克服紧张的方法你不能使用——心外无物。”欧阳巽一本正经地说,“只要精神集中,别说不会紧张,就连难吃的东西都可以不在乎味觉地吞下去。”
侯远被逗笑了:“欧阳同学的潜能还有这种效果?”
“是啊。”欧阳巽把左手放在侯远的肩膀上,“但待会儿你不使用潜能也要让全场关注到你!”
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后,离论坛开幕还有接近四十分钟,尹沐朝的左右分别是欧阳巽和顾诗语,至于侯远作为发言代表已经被招呼去了后台。
尹沐朝看了看提前被放在座位上的小册子,他们只需要在会场坐到十一点,即听完各个代表的发言以后便可以离开了,接下来的时间都会留给各方代表,用来商讨他们的提案。
欧阳巽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到场的应该多于五百人吧,哎,那边还有媒体区。”
难怪发言代表回到岷江就会被内定为总长,尹沐朝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经过了不知道几轮的领导发言后,论坛终于进入了尹沐朝最关注的部分,各方学生会代表阐述提案环节。
“现在有请岷江市十校联盟总学生会代表,侯远同学上台发言。”
穿着岷江代表团上衣的侯远登台了。
“第一个啊。”尹沐朝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压低自己的声音说。
孙泠茗面带微笑地听着例行的开场白,看着那个她曾多次想象过站上去的舞台,此刻,她的身旁坐着和她一样来自墨池学院的同学们,这几天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己,可在散会后,墨池一班,墨池八班,他们又会回到孙泠茗难以企及的高度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此,我号召全国精英类高校增加精英学员社会实践次数、增设精英学员社会服务项目,以强化精英学员与社区、市民、社会之间的联系。”侯远说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提案。
“精英作为占比较少的人群,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总是受到社会各界的优待,尤其是在精英学院接受培养的,例如我这样的精英学员,会有大量的资源向我们倾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跟社会产生了隔阂。”
“特别的权利、特殊的能力,这无疑会让占比更多的普通人对我们造成误解、恐惧乃至仇恨,而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学校中的我们,也很难去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如果双方都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么利益和观点的双重矛盾就会变得不可协调的,最终走向对立。”
“我自认为,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那么发展就不应该只局限于精英,也不应该把精英当作发展的燃料,所谓的‘普通人’和‘精英’只是我们为了描述方便而采用词汇,不应该是区分用的概念,我知道,这非常难,所以我提议,让精英学员更多的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回归普通人的位置。”
此话一出,引起了全场不小的讨论,令侯远不得不先停一停,要知道,在场更多的就是所谓的“普通人”。
“回归普通人?”苏菁茹觉得很有意思,“侯远,真有胆子讲啊!”
凌玉风也笑了:“让他赢下竞选,也不是一件特别坏的事呢!”
见气氛逐渐平息,侯远稍稍拉近台上的麦克风:“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私心,作为精英,我并不是最出色的一批,尤其是这一趟华京之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和那群天选之子的差距,而在未来,他们必然会崭露头角,赢得更多的关注和通道,鄙人有幸,在他们的帮助下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才能让在座的各位认识我,但还有一部分精英学员,他们既没有重点班的优秀,也没有我这样的运气,他们在聚光灯的边缘,甚至更难被发现闪光点。”
所以学校鼓励大家参加学生会等组织还有校外活动也是出于这种考量吧,尹沐朝心想。
“由于潜能的存在,某种意义上精英们从事的社会生产和劳动的种类也被限制了,而在这个被画好边界的狭窄领域内优胜劣汰相当残酷,被小的社会拒之门外后,又发现自己无法和大的社会共存,这样的群体如果越来越多,也许会成为社会的隐患。因此我希望,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来让部分精英学员展现自己潜能以外的闪光点,在毕业前被社会认同,让他们的未来不止精英一种身份可以选择。”
“这个话题太深刻了。”长孙玥评价。
“不过也有道理。”一旁的雷方御说,“他说的这种现象目前不存在,是因为精英这个群体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人数还不够多,但人类无法拒绝进化,那么终有一天,侯远所提出的假设会被端到桌面上来。”
“你们觉得他提出的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卓正问,而两位八班的学生都摇摇头。
“作为一个精英学员,有这样的思考和尝试已经很不容易了。”孙泠茗还是用刚才的表情看着舞台,但眼里却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不止精英一种身份可以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