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译看到这一幕,不忍暗自赞叹:“随公不仅相貌独特,而且气度不凡,真是个人物呀!”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和这个老同学进一步深入关系了。
杨坚出宫后,战战兢兢,一路上失魂落魄,腿都有些哆嗦。是的,刚才在皇帝面前的镇定都是他装出来的。他想着,这长安是再不能待下去了,一定要外出做官才能保全家族。正想着,郑译走了出来,在长巷内和埋头向前的杨坚碰个正着。
“郑兄,我早就想出镇一方了,你也了解我,希望您能够帮我在天元皇帝前说句话呀!”杨坚拉着郑译的手,真切地看着他。
“随国公您德高望重,天下归心,”郑译微笑着,对杨坚的亲近表示很满意,“我也奢望远大前程,对您的嘱咐不敢忘记,一有机会就向天元皇帝启奏。”
小主,
五月初五,宇文赟又想起要南下攻陈,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宇文亮这种有二心的人混入军队,他打算让郑译领衔南征。
郑译当然不是打仗的料,也从没带兵打仗,于是提出需要任命一位元帅,自己监军就行了。
“你觉得谁合适呢?”
机会来了,郑译认真地说:“如果要平定江东,不用朝廷勋贵重臣做统帅,很难号令全军。我认为随公杨坚比较合适,他可担任寿阳总管,统领军队。”
“杨坚?”宇文赟想了想,最近就一直很烦这个杨坚,干脆把他弄到前线,立功功劳是我的,失败了那正好杀掉,于是说,“好吧,他确实比较适合。”
当天,宇文赟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让郑译调遣军队和杨坚在寿阳会合。杨坚接到任命后,大喜过望,以为终于可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手舞足蹈,结果不小心崴到脚,导致无法行动,因而上表推迟行动,宇文赟也就答应了。
杨坚认为崴脚是一个不详的事情,很担心,向庞晃、窦荣定、郭荣说明了自己的忧虑。
窦荣定是开国元勋窦炽的侄子,来自扶风窦氏,这个家族不得了,汉朝的风云人物孝文帝窦皇后、窦婴、窦融、窦固、窦宪、窦武都来自这个家族,他们在关陇的影响力,不在京兆杜氏、陇西李氏、京兆苏氏之下。窦炽之前奉宇文赟之命,全权负责修建洛阳宫殿,现在还在工地忙活呢;窦荣定的堂兄窦毅的女儿前不久才和十四岁的李渊完婚,窦毅现任上柱国、金州总管。
关键是,窦荣定是杨坚的姐夫,娶的是杨坚姐姐万安公主,二人相差十岁,但从小意气相投,情深意笃,窦荣定一直认为杨坚是干大事的人,和庞晃一样,总是不断支持和鼓励他,而且多次找相面大师来和给杨坚算命造神,跑前跑后。窦荣定也是战功赫赫,先后跟随宇文泰、宇文神举、杨忠、宇文邕四处征战,现任前将军,宿卫京城。
郭荣来自太原郭氏,祖上世代为官,先后得到宇文护、宇文邕的信任,之前在周齐宜阳汾北之战、东征北齐中大放异彩。郭荣比杨坚小六岁,二人从小关系好,形影不离。杨坚曾和郭荣闲谈时,说自己夜观天象,北周气数已尽,自己将取而代之。郭荣也觉得杨坚长相非凡,有干大事的潜力,便更加悉心相交。当然,这种事情就是后世附会,可信度很低。正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说“我要取代马化腾,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一样,无稽之谈。
庞晃笑着说:“随公不必担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切都是天意,谁知道崴脚是福是祸呢?离开长安和留在长安,谁知道哪一项决定是正确的呢?”
“兄弟你别多想,我看呀,你的机会快来了,”窦荣定神秘一笑,接着说,“前几天来和跟我聊天的时候,又对我说你面相非凡,有帝王之相。既然天命在你,你怕什么?”
“对呀,杨兄,还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的天象么,没准儿机会就来了。”郭荣也补充道。
看着三个好友如此支持鼓励自己,似乎别有深意,杨坚好像明白了什么东西,他也会心一笑。
毕竟是经历过政坛起落这么多年的,权力斗争从小耳濡目染,造神运动搞了,人脉资源也有了,自己能力也不差,杨坚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机会,一个突发变故的机会。去地方上发展壮大,然后挥师长安是一个机会;在长安待时而动,等着皇权意外更迭也是一个机会。上天让自己脚受伤,莫非这就是天意?
庞晃三人就是杨坚的核心宣传委员,主要任务就是到处搞迷信活动,搞造神运动。不能否定杨坚一开始就没有二心,也不能否定杨坚身上完全没有发生过那些异象和征兆,也有可能这些都是杨坚的自我暗示和自证预言。毕竟一个自信满满的人,经常自我暗示的人,他确实更容易成功。一个正能量满满,进取心爆棚的人,往往各种资源和人脉都会向他聚集,这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要发生了。历史本身就比电视剧还精彩,总是有那么多偶然。
五月初十,宇文赟带着妹妹们去天兴宫玩耍,不知咋的,这身体说不行就不行了,十一日,病倒了,而且很严重。
5.宇文赟暴毙
临终之际,宇文赟首先想到的是颜之仪和刘一向。颜之仪之前是太子宇文赟的老师和总管,现任御正大夫,御正是大冢宰的属官和助手,刘昉、刘一向也是这个官职。颜之仪虽然说话不中听,但为人忠厚耿直,值得信赖,宇文赟深知这点。至于刘一向,他是宠臣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深受皇帝喜欢的。
颜、刘二人来后,宇文赟开始托付后事,因为病得太严重,没说几句就不能再说话了,呆呆看着颜之仪。朱满月和小皇帝宇文阐早已哭成泪人,不知所措。
“臣誓死辅助幼帝,鞠躬尽瘁!”颜之仪不停磕头。宇文赟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宇文赟躺下休息。颜之仪找来宦官商议,表示要拥立汉王宇文赞为辅政大臣。当年宇文邕就说过宇文赞没什么本事,只不过其他亲王都被宇文赟弄地方去了,颜之仪只好推宇文赞来出头了。对此,刘一向有不同的想法,他借口有事就走了。出宫后,刘一向第一时间找到刘昉,告诉了宇文赟的情况。
“天元皇帝驾崩在即,恐怕内外生变,快,你去把郑译等人找来。”刘昉的政治敏锐性一下子觉醒。
很快,郑译、柳裘、韦謩、皇甫绩、杨雄、卢贲、来和等人就来了。
柳裘是柳虬的同宗,之前在南梁做官,江陵陷落后进入长安,一直做太子侍读,和宇文赟的关系不近不远,现任御饰大夫;韦謩,大名士韦夐的儿子、韦孝宽侄子,韦夐在前年去世后,韦謩就积极参与政治;皇甫绩,出自官宦世家,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父韦孝宽家中;杨雄是杨绍的儿子,现在是邗国公,之前参与平定宇文直造反,杨绍和杨忠不仅是战友,还是同宗;卢贲来自范阳卢氏,卢辩的侄子,精通音律,是杨坚的私人保镖,现任司武上士,掌管宫廷宿卫。
没说几句,大家很快就统一了意见:让杨坚辅政。
首先,资历上来说,杨坚是最合适的,战功有,出身有,而且还是正牌皇太后杨丽华的父亲。其次,杨坚的人脉最好。郑译是杨坚同学,最近交往频繁;刘昉和郑译关系好,郑译干嘛他就干嘛;柳虬和杨忠当年都是独孤信的部下,是好朋友,柳裘又是柳虬的同宗,政治立场相同;韦孝宽和独孤信号称“联璧”,杨坚是独孤信女婿,而韦謩是韦孝宽侄子,皇甫绩是韦孝宽外孙;杨雄是亲戚,不必多说;来和一直就看好杨坚。可想而知,这些人除了支持杨坚还能支持谁?
郑译等人找来杨坚,征求他的意见。
“随公,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了。”郑译说。
杨坚想到了庞晃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又想到姐夫窦荣定说的“天命”,还有自己对郭荣说的“天象”,内心很是激动,看来自己崴脚确实是天意,可这辅政大臣是不好当的,谁知道有没有危险呢?杨坚有点犹豫。
“机不可失呀,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拖下去,你一定会后悔的。”柳裘急了。
杨坚也是心急如焚,毕竟这种事风险很大的。天上掉馅饼这种事,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的。
“哎呀,随公,你如果想干,就赶紧上任;如果不相干,那我就自己干了!”刘昉激将法都使出来了。
“对呀,我们都支持你的。”皇甫绩、韦謩、郑译、杨雄、卢贲他们都表态了。
杨坚还有有些不安,他又转头看了看相面大师来和。
“随公放心,您有帝王之相,之前我怕您遭受到王轨、宇文宪等人的陷害,所以故意在他们面前说您相貌平平。您此去辅政,必定能成就大业!”来和一锤定音,在场人无不欢欣鼓舞。
“好吧,既然各位如此信任我,我就试试吧。”杨坚答应了。
杨坚对外宣称,接受了天元皇帝的诏令,要进宫侍奉汤药,堂而皇之地就入宫了。杨坚进宫后,看到颜之仪、宇文赞二人已早自己一步来到,开始心虚起来,表面还是很镇定。
“大胆杨坚,没有皇帝诏令,你来宫中干什么?”颜之仪怒斥着。
“身为臣子,理应为皇帝侍奉汤药,”杨坚故作镇定,反而质问,“陛下也没有下诏让汉王入宫呀?”
此时的宇文赟已经不省人事,奄奄一息,颜之仪也确实没法让宇文赟下诏令,一时间不知怎么反驳。毕竟宇文赞是亲弟弟,而且万一宇文赟清醒过来,大概率是同意宇文赞而不是他杨坚这个外人辅政的。杨坚立刻派人去找郑译商议对策。
郑译马上带皇甫绩、刘昉、柳裘、杨雄、卢贲等人入宫,冲到了宇文赟的卧榻之前。颜之仪、宇文赞二人一时呆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杨坚当机立断,一声拿下,二人立刻被卢贲控制住。
就在双方争执之际,宇文赟其实咽气了,宇文赟死前,眼睛一直盯着杨坚,不知道他是否在悔恨自己没有早点解决这个野心家。按照谁受益谁就是凶手来推理,宇文赟之死,很可能杨坚在幕后操控着一切,毕竟宇文赟实在太年轻了,不应该说死就死,可惜,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杨坚就是凶手。
6.杨坚登场
“陛下!”颜之仪痛哭失声,他是真伤心。郑译一看皇帝死了,下令秘不发丧,下诏让杨坚都督中外诸军事。这诏书当然不是宇文赟的意思,颜之仪一清二楚,便拒绝在诏书上签字。
“颜大人,随公德高望重、功勋卓着,他不辅政,谁敢辅政?”刘昉质问道。
颜之仪愤愤不平,大声说:“天元皇帝已升天,继位的皇帝还很年幼,总理朝政的重任应该由宗室中有才能的人担任。现今赵王宇文招年纪最大,他既是宗室至亲,不论德行和才干,理当担负辅政重任。你们诸位备受朝廷恩惠,应当考虑怎样才能尽忠报国才是,怎么能够把天下的权柄授与他姓之人呢!我颜之仪有死而已,绝不能欺骗先帝的在天之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的确,宇文招比宇文赞要强很多,因为宇文招在地方上,颜之仪没办法才选的宇文赞。
“你,你!”刘昉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诏书,没有你签字,也能颁布!我们走!”郑译说。郑译的办法就是代替颜之仪签字,然后颁布诏书。于是,在窦荣定、卢贲等人的运作下,长安的戍卫以及皇宫的禁卫军,全部都听从了杨坚的调遣,掌控了军队,这就是专权的第一步。
听刘昉转述了颜之仪的话,杨坚顿感不妙,没想到,以宇文招为代表的五王,影响力这么大。原来宇文赟并不是糊涂,将五王下放地方,并不是流放,而是以此拱卫京师!想要独揽朝政,这五王就是杨坚最大的障碍。杨坚找来郭荣、庞晃、裴矩、宇文庆、窦荣定几人商议对策。
“五王还不知道天元皇帝的死讯,我们得尽快把他们召集到长安控制起来。”郭荣说。
“对,我们用天元皇帝的名义下诏,他们不会怀疑的。”庞晃道。
窦荣定有不同的意见:“纸包不住火,五王终究会知道天元皇帝暴毙的消息,他们不会束手就擒,还是要派出得力干将,才能让五王乖乖回到长安。”
“对,窦将军的办法才是万全之策。”宇文庆说。
杨坚做事谨慎,他采取了窦荣定的意见,便以宇文赟的名义下诏,以千金公主不日远嫁为由,请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五人入朝观礼。同时,杨坚派出崔彭等人前往宣旨意,如果有必要就采取非常手段。崔彭,博陵崔氏,已投靠杨坚。
接下来就是索要兵符和玉玺印绶了,而这些东西都是颜之仪在保管。
“颜大人,请问兵符和玺印是否在你那里呢?”杨坚这是明知故问,算是给颜之仪很大的面子。
颜之仪不吃这一套,他只认死理:“这是天子使用的东西,自然有人掌管,随公凭什么索要天子的兵符印玺呢?”
好你个颜之仪,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你脸你不要,那就别怪我了!杨坚怒了,叫人把颜之仪拖下去砍了,但立刻被乐运、元岩二人劝阻。二位的立场和颜之仪一样,不支持杨坚,但事不由己,也没有表示明确反对。很快,窦荣定、郭荣、郑译等死党也来劝阻,说颜之仪的声望很大,杀掉这种忠臣有损名声。
杨坚听进去了。消气后,杨坚打发颜之仪去西部边疆做了郡守,眼不见心不烦。
五月二十三日,杨坚公开了宇文赟的死讯,并为他发丧。直到这一刻,天下人才知道宇文赟死了,才知道杨坚已控制了朝政,现在就是选边站队的时候,是支持杨家还是支持宇文家,丧事期间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杨坚首先想拉拢的是李德林。英雄所见略同,当年宇文邕灭北齐后,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得到了李德林,杨坚也不例外。杨坚派杨雄去喊话:“朝廷让我总管文武大事,委任我管理国家,我想和你一起谋划大事,希望公辅兄不要推辞。”
“愿意追随杨公,万死不辞。”李德林当场就答应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道德操守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罢了,李德林从杨坚身上看到了前途和希望。我们不能因此否认颜之仪的高风亮节,大是大非面前总有人选择忠于本心。二人的选择孰优孰劣,是多维度的,还真不好评判。
把杨坚捧上天后,刘昉、郑译二人自以为功劳最大,他们私底下想让杨坚担任大冢宰,郑译担任大司马,刘昉担任小冢宰。杨雄得知后,暗中告诉了杨坚,杨坚面露不悦。这两个小人,没啥别的本事,不过是把我捧出来而已,真以为自己立了多大功劳,要和我共同分享权力?
杨坚找来李德林,揭露了刘、郑二人的想法,虚心请教:“公辅,我应该怎么安排好呢?”
“郑、刘二人华而不实,难当大任。您应该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否则就不能服众。”李德林说。
有了李德林的支持,杨坚就放手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