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准备迎接挑战

即便9910工程进展顺利,立项过程仍然复杂。

现在是3月底,正常情况下,项目要到7、8月才能正式启动。

那时,他已经拿到学士学位,不至于因为高中学历显得突兀。

而且,以他在科工委内部调动资源的能力,几乎不亚于一位中级型号总师。

拥有学士学位的研发师们,很多都是先在行业内闯出名堂,之后才继续深造。

然而,这却让远在南郑的梁绍霖有些遗憾,因为原本这个位置是属于他的。

“我同意。”

许宁点头应道,王学意见状,满心欢喜地提出了项目安排:

“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在提交的项目报告中,我会作为总工程师,而你和182厂的梁绍霖分别担任航空领域的第一和第二副总工程师。

至于电子科技方面,则由周群和吴曼青分别担任第一和第二副总工程师,你看如何?”

对于这样的安排,许宁自然没有异议。

梁绍霖的加入意味着他不必全身心投入到预警机项目中,只需专注于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虽然四个副总工程师的设定可能降低了职位的独特性,但这毕竟是他两生中首次获得如此重要的机会,怎能不激动?

就这样,飞行平台测试与预警机项目的规划顺利敲定。

吊舱样机的制造进度比预期提前了几天,这并不奇怪,因为承包商通常会在预估时间上留有余地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问题。

得知消息后,许宁和徐舒等人立刻从宿舍赶往生产车间。

两个大小不一的吊舱静静地躺在特制的支架上,尽管它们还处于工程样机阶段,但已经可以让人想象到未来定型后的模样。

较大的吊舱几乎完全复制了缴获品的研发,只是根据许宁的要求替换了内部组件和部分软件代码。

中间原本安装合成孔径雷达的位置,现在换成了配重块,确保结构稳定,避免空中出现问题。

相比之下,小型吊舱的研发更加精致,考虑到它将被挂载在战术飞机的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