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被赶出家门的上门女婿(二)

第三百六十七章 被赶出家门的上门女婿(二)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上门女婿就处于社会底层。比如战国时期魏国的法律规定,上门女婿不能拥有土地和房屋,一旦国家征战,上门女婿会被优先征召到前线充当炮灰。根据出土竹简的记载,上门女婿的军粮只有普通士兵的三分之一,且没有任何肉食供应,可见地位之卑微。到了秦汉时期,上门女婿的处境并未得到改善。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令征发社会底层人随军南下攻打百越族,其中就有赘婿。还有曾经逃亡的人以及地位低下的商人,可见当时的赘婿已经跌落到与罪犯和底层民众一个层次。

不仅如此,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倒插门也会受到歧视,他们需要放弃自己的姓氏,改随妻姓,这在重视传宗接代的封建社会是一种耻辱。同时,赘婿在妻家也没有真正成为家庭成员,往往不能享有应有的地位。在当时的法律中,也有许多针对赘婿的歧视条文,如明朝的法典规定,上门女婿与妻家发生矛盾时,官府不得维护上门女婿的权益,这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家庭内部欺压的受害者。

上门女婿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不仅经济地位低下,在法律和生活中也饱受歧视。

在古代赘婿也是倒插门的意思,那么赘婿中的“赘”字指的什么意思呢?

赘婿“赘”字含义分析。“赘婿”一词出现在中国古代,指的是男子入赘女家成婚的行为,“赘”字在这里含义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赘”字本意是“肉瘤”,喻指人身上多余或无用的组织,汉代学者颜师古在注释《汉书·贾谊传》时,曾经使用“疣赘”这个比喻来形容赘婿的地位:“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体之有疣赘。”意思是说,赘婿不应该待在妻家,就像人身上的肉瘤也不应存在。

唐代学者司马贞在注解《史记·滑稽列传》中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解释“赘婿”时说:“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都把赘婿比作肉瘤,是多余的物件。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看法和比喻呢?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婚俗盛行,夫妻双方地位严重不平等。

一般情况下,都是男方娶女方,女子嫁到丈夫家中生活,如果出现男子反其道而行,进入女家成亲的情况,就被视为违反常规,有辱门风。因此,古人认为这样的男子就像肉瘤一样,是妻家多余和不应存在的组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释认为。

“赘”字的本义是“以物抵钱”,如《说文解字》中解释“赘”就是用货物来换取金钱。在古代,一些贫穷家庭为了渡过难关,会把孩子卖给有钱人家充当奴仆,这种孩子被称为“赘子”,意思就是用孩子来抵债、还钱,与此相似,一些普通百姓家庭也会让儿子去富家女儿那里求亲。

这样可以减免聘金彩礼等婚姻费用,用把儿子自己作为“物品”来换取经济利益,所以这种女婿也被称为“赘婿”。

“赘婿”一词的“赘”字,有理解为多余或者肉瘤的贬义含义,也有仅就字面本义“以物抵钱”来解释,这都反映了古代女家赘婿在妻家中的地位相当低下和不被看重。

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称呼已经很少被使用,现代社会推行男女平等,选择哪一方建立新家庭不应以性别论定高低贵贱。

倒插门的名人历史上设计不胜枚举,笔者选取三位大家熟知的人物加以叙述。

历史上有关倒插门的名人。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是来自倒插门,就比如我们熟知的李白诗人,称诗仙,他第一次倒插门时27岁,对方是一位大唐名门望族人士的孙女—许氏。李白和许氏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殿堂,感情和睦,生育二子,十年如一日的婚姻生活平淡而又甜蜜。然而好景不长,十年后李白的第一任妻子因病早逝,李白再次陷入了寻觅新欢的过程。

这一次,他倒插门娶了一位江南女子,一个性格独立、心高气傲的女子,她嫌弃李白整天只知道饮酒作诗。不会做生意赚钱养家,与浪漫主义式的李白格格不入,没多久,两人就因性格不合分道扬镳。50多岁时,李白在长安遇到了人生中第四任妻子,她的祖父也曾是宰相,然而好景不长。李白因谋反之罪被捕入,在这生死时刻,第四任妻子发挥了作用,用尽权势关系使李白免于一死,李白这才幸免于难。尽管李白有过多次倒插门的婚姻历程,但除了第二任妻子外,其余妻子都相处融洽,婚姻比较幸福,也从未影响过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李白的一生,既有婚姻起伏,也有事业高峰,可谓波澜壮阔。

元朝和清朝时期,也有两位号称“最强赘婿”的人物,他们分别是铁木真和左中棠,被誉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不仅是“倒插门”,甚至他的崛起有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了妻子部落的势力。

另一位人物左宗棠是晚清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他一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发起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回民之乱、抬着棺材收复新疆,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年轻时家境极为贫寒,20岁时,他定亲的对象因为家贫无法成婚,左宗棠一时之间陷入了婚姻与前程的双重困境,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左宗棠倒插门,娶了一位湘潭富商的千金。

新娘的母亲非常开明仁慈,不仅腾出上佳居所给这对新人居住,还慷慨解囊,资助左宗棠考取功名,使左宗棠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