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四河县

生而逆流 孤帆远扬 2140 字 1个月前

“辛苦你们了!相信经过今年之后,百姓将会更加团结。”

贺晨与林清朝前缓步行进着,闻着田野间吹来的风,贺晨笑言:“林大人,每日劳作之后,能不能沐浴一番?”

说到沐浴,林清感觉身上到处都在发痒:“大人,也就只能是端一盆热水,简单擦擦洗洗,毕竟忙碌一天下来,天黑定之后才能吃上一口热饭,实在熬不住再烧一大锅热水来沐浴,再说想到第二天还要下地,谷芒和谷灰仍然扑得满身都是,是以也就不那么讲究了。”

贺晨笑眯眯看着脸上有着几许不自然的林清:“林大人所言极是!本官未入仕之前,在大弯山田庄犁田耙地,栽种收割,做了也有几年,谷芒和谷灰那磨人劲,还真是心有余悸!南州比永丰府暖上一些,到了晚间收工,往着河里一钻,洗澡之后很是清爽,到了第二日,对谷芒和谷灰惧怕那可是与日剧增。”

林清深以为然,不断点头:“大人深谙于庄田诸务,实在令下官感佩!”

“百姓的苦有十分,我们尝到的最多只有半分!从二月撒秧,每日都要守着秧田的水,栽秧时节阴雨连绵,拔了秧挑着秧把走在泥泞湿滑的田埂上,赤脚之下,哪个不摔倒个几次?放水泡板田,有牛犁田耙地的人家还好些,大多百姓都是一锄一锄的翻,借来耙,还要两个人拉耙来耙地!栽秧几日下来,哪个的手不是肿涨了一大圈!”

林清听着贺晨低沉的话语,心头不由也是发堵,看向贺晨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敬重!

“本官从庆马县到四河县,庄稼收成喜人,令本官很是安心!家畜蓄养更让本官看到了希望!百姓多少年来只求吃饱穿暖,我们永丰府虽有个别几县谷米收成实是有限,但其玉米、芋头和麦子的收成却是极为可观,各县之间进行调配之下,粮米自给自足绰绰有余。不否认水至清则无鱼,但我们官衙但凡有八成的官吏衙差实心实意为民做主谋福,何愁百姓不能温饱?只要官衙能够给百姓主持公义法理,勤劳的百姓自不而然知道如何去把日子过得更好!以往粮赋及税收繁重,有相当部分都被官吏和富绅装进了自家库房,极尽欺压百姓之下,百姓自是暮气沉沉!就拿百姓蓄养的牲畜来说,官衙的人走了一茬,又来一茬,自己舍不得吃,最终都孝敬给了官衙中人,叫百姓如何甘心?如今势头虽好,但一定要防止有人刻意打压百姓,百姓哪怕家畜卖不出去,但至少情愿自己吃,如果官府有人刻意打压,百姓不得不低价出卖,那将彻底熄灭百姓的信心和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官谨记大人所命。”

“历年大小春收割之后的粮赋缴纳,不少人都早已磨刀霍霍!今年大春这一季粮赋收缴至关重要!将可用之人安排到关键地方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有人按耐不住,试图出手,不要有任何顾虑,伸手砍手,伸头杀头!”

感受着贺晨自内向外的浓重杀意,林清禁不住全身绷紧,自牙关脱口而出:“下官遵命!”

“不要担忧,沐益风将军把四千五百军将派往全府十八县,每县足有二百五十人之多!加上监察、暗鹰卫和衙差,任何突发情形,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得到镇压!但凡有理有据,放手施为即可!我们永丰府人丁在整修东承皇朝排进前五,千万百姓一旦迸发出干劲,大家都能够想像,一年一变并非奢望!米粮银钱都有稳步增长之下,官道、庄镇路道、湖库河渠、城防加固、官衙各房、官学医署等才能大力进行整修建造!而百姓米粮丰足,手中银钱丰盈之后,建造新房,添置家具和使物家什,置办新衣,哪样不用到银钱?这千万百姓手中有银钱流动起来,带动各行各业发展创新之下,才能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祖修没有想到贺晨胸中所图居然如此宏大!但贺晨一番浅显之言,却又精辟至极!

“大人,要不要进村去,下官买上一些鸡鸭做一顿?”

“不了,百姓这段时日里收完玉米,晚上又多在摸黑给玉米去壳打结挂晾,没天没夜的劳作,本官不想前去打扰。你们县衙主官都离开了县城,城中诸务可都作了周全安置?”

“大人还请放心,礼房的老大人德高望重,有他老人家坐镇县衙,一般事务都能妥善处置,真有紧要事务拿不定主意,快马来报之下,也就一个多时辰就能抵达。”

“好,林大人多辛劳,本官要赶往前方扎营,来日再聚。”

“大人,下官能否陪大人再走一段,大人一言一语,于下官而言,都有醍醐灌顶之效,下官于政务方面多有迷惑,还望大人不吝点拨。”

“也好,那你便随本官到扎营处一同用饭,我们秉烛夜谈。让常衙头带本官护卫到村中去买些红豆、青辣子,还有便是买些老金瓜和青菜。”

“是,大人。”

林清声音有些发颤,眼眶一瞬间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