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姓名和住址是?”
“东乐,青棉坊徐家巷23户。”
“此行是要去哪儿,做什么?”
“到墨城求学。”
回答问题的同时,东乐也在观察文书的记录,对方在写下他的基本信息后,还写下了他的样貌特征。
发觉东乐一直在盯着自己,那文书抬起头:“先生是还有什么疑问?”
“想问一下需要多久才能拿到路引。”
“短则五六天,长则八九天。”
东乐惊讶:“这么久?”
文书尴尬解释,更怕惹恼东乐:“我等也只是做个呈报,具体凭证是由衙门的诸位大人仔细审查核对后,方能签发,若是衙内事务繁忙,需要的时间确实就会……长一些。”
其实签发路引的流程,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商业冲击和人口流动影响,已经精简不少;
如果放在几十年前,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亚帝国办理路引不仅流程更繁琐,还要有担保人,以及要在路引信息上注明返回期限。
“多谢了。”知道事情没有商量余地,东乐不再强求,缴了办理路引的费用后转身离去;
现场几个文书看到东乐离开,如释重负。
一个中年男子拍了拍胸口:“差点被吓死,咱们靑棉坊什么时候出来一个蜕变期的强人,还这么年轻。”
旁边一人露出遗憾之色:“可惜那人要去墨城,否则倒真想把女儿介绍给他认识认识。”
“不趁年少闯荡一番,怎会服气。”为东乐办理凭证的文书倒有些能理解东乐,想当初他不也是如此。
人啊,总在年少时豪情万丈,渴望征服一切;
直到经历足够多的苦难才会发现,世界并不是想象中的模样。
他摇了摇头,继续伏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