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层面讲,这个过程大约每隔七年后,就会完全换新。
有人会说,除了生物规律在循环换新变化以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从未变过。
但你回头想想看,今日的你与十年前的你还是同一个思想吗?过程之中思想与认知都在不断的更替着,那个小时候的你,与今天的你是不同的,同样在变化。
如果说,曾经的你不是今日的你,那么以后的你是今日的你吗?也不是对吧?
既然以后的你不是今日的你,那么以后离开的是不是可以说也不是同一个人?若不是同一个人,嘿嘿,你何必怕这怕那呢?”
“等会儿等会儿大哥,我烧脑了……CPU有点发烫了……”
“懵了是吧?那就先放下它,别纠结,大致知道这个理论就行了,你就记着啥也别怕就完了,我们再回到修行本质来讲。”
“好的大哥。”
“以上所讲,其中的含义,充分的可以证明佛学文化中,我根本不存在这个观点,也叫无常,无我,因世俗众生总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从而执着。
但事实确是,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都一直在这个变化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我存在。或者说,不管是从任何角度去分析,去理解,我,完全不真实,只是一个自我认为,不停在变化的规律而已。
战国时期,庄子·齐物论中,有八个字说明这一现象;叫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其意为;事物在不断出生成长和死亡消失,生与死是一个循环不息、永恒变化的过程,生命与死亡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结束的生命也代表着新生命的开始。它代表了事物没有绝对的生与死,生与死都是同时存在的状态。
了凡四训中也有一句话是形容这个规律,叫;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意思是说,我们随时都在生灭的循环之中。
简意为;过去的往事再多,到昨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而从修仙学来讲,在这些无常生灭变化之中,其中有一个是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真心自性,也叫真我,或元神,亦或者觉。怎么形容都无所谓,都是这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