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住了大哥。”
“这点不是大哥再给你上课讲什么规律呢,而是大哥本身就知道的,因为我十几岁时不光玩过很久控梦,我特么那会听过一个词叫换位思考。
那时我就开始练换位思考了,或者叫做同理心,为啥大哥傻了很多年呢,因为这个东西我没会用,光特么为别人考虑了没有考虑自己。
不是说考虑自己就叫做自私,【真正的勇敢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挑战危险。】
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再照顾他人,才是真正的无私,若不自爱,用何去爱人呢?
至少,再付出任何东西前,自己第一条铁律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心里,也就是能做到,无所图,才能做到无怨无悔。
不然,自己认为在对别人好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插了很多别人轻轻一碰就能捅伤自己心的刀子。
无常,都明确的说明白了一切的问题,人是会变的,小我之人更是翻来覆去在变化,你相信别人没有用,你要相信自己才有用。
你信石头像,你信哪个哇啦哇啦讲一堆感悟的人,真正有难之时,你自己渡不过去,以往你信的那些东西都将会成为屁,你不光不会再深信,反而还会怨恨。
一个修行了三十年佛法的老者,就是做布施,念经,等等,可他认为这样会有福报,拿布施换回报,已经就不是在布施了,而把念经认为会如何,已经不是在念经了。
布施本身就是福报,不是布施后得到什么回报,念经本身就是在定住妄想,不是念了多少遍经会如何。这都是佛法般若,或者叫做智慧。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佛法,不是这样做之后如何。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几乎能解决很多很多问题,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所有的事物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高峰都会物极必反,再次走到自己的对立面。
比如你越想获得,就越要先学会舍得,你越想成大事,就越要从小事做起,你越想快速做成一件事,就越要慢慢的做。
修仙也不例外,但大哥这路唯一跟别人不同的就是,先逆自己,再跳出自己,不产生逆后的对立。
逆是为了看清之前的自己,看清之后不做逆之后的这个自己,而是跑到两个之外包容它们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