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明白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对于赵云而言,让高句丽陷入分裂并最终走向衰亡,才是其内心最为渴望见到的结果。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伊夷模深感无奈,但他并未坐以待毙。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他最终决定与高男武携手合作,共同谋划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动,试图力挽狂澜,扭转当前不利的局势。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逼迫镇东军一同出兵攻打丸都,期望能够通过这场战役重新实现高句丽的大一统。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这一宏伟计划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赵云竟然在此关键时刻对纥升骨发动了猛烈的火攻,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三颗威力惊人的“天雷”,一举将拔奇所率领的部众尽数歼灭。
刹那之间,十几万军民灰飞烟灭,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一道晴天霹雳,震撼了整个高句丽。
伊夷模精心策划的计划就这样被无情地击碎,所有的努力和期望都化为泡影。而当赵云凯旋而归之时,固迪父子更是厚颜无耻地前来跪地请降,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将高句丽此前侵占的玄菟旧土归还给大汉。
时局变幻无常,令人难以捉摸。在这样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形势之下,伊夷模和高男武纵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向赵云靠拢示好。
可如今,赵云却摆出一副义正言辞、道貌岸然的姿态,大言不惭地表示要来共同商讨高句丽的未来发展之路。面对此情此景,伊夷模心中怎能不感到愤懑和憋屈?他的心情自然是糟糕透顶!
在他们跟随赵云返回营帐之后,原本跟随着每个人的亲卫都遭到了赵云毫不留情地驱赶。最终,每个人的身边仅仅留下了五百名护卫而已。
这些人全部都被安顿在了鹰扬师那戒备森严的营地之中。不仅如此,他们的行动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权利。唯有到用餐的时候,才能够和其他人短暂相聚。毫无疑问,他们此时已经实实在在地处于赵云的软禁之下。
而他与高男武之间本就是同盟关系,所以在用餐之际,两人自然而然地联合起来,将矛头一致对准了赤孔一人。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这样的局面恰恰正是贾诩与赵云内心最为期望见到的情景。
通过让这两个人不断地向赤孔施加压力,使得赤孔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危机四伏的境地。在这样的困境下,赤孔别无选择,只能越发坚定自己心中的想法——向赵云投降乃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出路。
就在这时,简位居竟然也掺和了进来,从而变成了三个人一同排挤的对象。而这种明里暗里的排挤行为,再一次被赵云巧妙地加以利用,成为了掌控局势发展的有力手段。
即便此时此刻伊夷模已经将眼前的真实状况看得真真切切,然而可悲的是,他依然无计可施,只能像那摆在案板之上待宰的肉块一般,任由赵云随意处置。
伊夷模缓缓地入了座,心中却是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而此时的赵云则显得格外淡定从容,只见他悠然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微笑着对伊夷模说道:“二王殿下!本侯在此可要向您表示祝贺啦!”
伊夷模听到这话后,脸上顿时流露出一片沮丧之色,他苦笑着回应道:“我如今不过是一条落魄的丧家之犬罢了,又何来喜事可言呢?”
赵云见状,心里自然明白伊夷模心中怀有怨念,但他对此毫不在意,反而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高声宣布道:“经过本侯与夫余王太子以及丸都古雏加共同商议决定,众人一致认为应当拥立二王子殿下成为新任的高句丽王,如此一来,难道还不算得上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吗?”
伊夷模闻听此言,不禁大为震惊,他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紧接着,他迅速起身,双手抱拳,激动万分地说道:“多谢大将军!您真是公正无私,主持公道!今日终于能让我们高句丽重新回归正统了!”
赵云轻轻地摆了摆手,面色凝重地对二王子殿下说道:“二王子殿下啊,如今咱们虽一心拥护您,但尚未得到朝廷和皇帝陛下的正式认可呐!”说罢,他微微叹了口气,流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其实,赵云这番话纯粹就是胡诌一通,这一点伊夷模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那所谓的皇帝诏书,早已经稳稳当当地落在了赵云手中。然而此刻,赵云却偏要说还未送达,其中缘由,自然不言而喻——显然他还有别的盘算,还有未曾提出的条件等待着被满足。
只见赵云脸上满是悲戚之情,仿佛真的忧心忡忡一般,接着又说道:“想我大汉天朝,近来真是灾祸连连啊!先是那黄巾之乱,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搞得民不聊生;紧接着先帝龙驭宾天,撒手人寰;而后那阉党竟然胆大包天地设下奸计,谋害了忠勇无畏的何大将军。如此一来,朝中局势大乱,军阀董卓趁机率军入京,肆意妄为,扰乱朝纲,甚至废除嫡长子而立幼子为帝,简直是大逆不道!好在天下各路英雄豪杰义愤填膺,纷纷起兵共同讨伐董贼。虽说最终讨董之战取得了胜利,可那可怜的小天子依旧深陷牢笼之中,被那些权倾朝野的奸臣所掌控。在这种情况下,天子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闲心来理会咱们这地处边塞的小小国度之事呢?”
这个时侯简位居恰逢时宜的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啊!小天子恐怕是见不到奏书啊!不知有什么方式,能让天子看到请封奏书,并且降下旨意了?”
贾诩听罢马上说道“有是有!只不过有些困难啊!除非此时有个天大的好消息,与请封奏书一起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