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明朝开国功臣、常胜将军开平王常遇春。元朝至顺元年,常遇春出生于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出生日期仅仅比朱元璋晚两年。常遇春的祖父名叫常崇武,父亲则名为常六六,母亲是高氏。尽管家庭条件艰苦,但是常遇春却生得一副好皮囊,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更令人赞叹的是他还擅长骑马射箭,对十八般兵器也都了如指掌。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名叫常遇春的年轻人,正经历着饥饿和贫困的折磨。他出生在贫苦家庭,但却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一天,常遇春听说怀远、定远一带有一群名为“陆林”的大盗正在招募成员。这些大盗以拦路抢劫、入宅盗窃为生,虽然手段残忍,但对于饥肠辘辘的常遇春来说,这似乎是唯一的生存机会。经过一番思考,常遇春决定投身于这群大盗之中,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常遇春凭借着他的勇气和机智,很快成为了陆林大盗中的一员,并得到了首领刘俊的赏识。他勇猛无畏,敢于冒险,每次行动都表现出色,因此深受刘俊的器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常遇春开始对这种生活感到不满。
他意识到,尽管他们能够获得一些财富,但这种打家劫舍的行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刘俊等人并没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只是满足于眼前的利益。常遇春渴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开始思考如何寻找更好的出路。
在内心深处,常遇春始终保持着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他明白,做贼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找到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于是,他暗中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着可以离开陆林大盗的机会。终于,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常遇春找到了逃离的契机。
此时,朱元璋正在率军进攻和州,常遇春早就听说朱元璋是位豪杰,便混在人群中观察。朱元璋发现他不仅平易近人,视士兵为兄弟,而且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是值得效忠的明主。于是,常遇春当机立断投奔朱元璋。也正是从此刻起,25岁的常遇春正式开启了战场厮杀、从无败绩的传奇一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加入朱元璋麾下不久,常遇春就开始建功。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攻打采石矶,常遇春乘坐小船,冒着剑雨前进,身先士卒,纵身登岸,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打得援军四散奔逃,溃不成军。在攻占采石矶后,常遇春又一马当先攻下太平,他也因此获封总管府先锋之城。常遇春又亲自操纵战船,率领水军大队,源自海牙水师之后,又跟随徐达等人一起攻占了应天,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他也因功被封为元帅。元至正十九年七月,常遇春以骑兵出其不意,攻取了徐州。不久之后,陈友谅率大军进犯徐州,常遇春奉命前去救援。他在九华山设下埋伏,与徐达双面夹击,大破陈友谅。此战常遇春与徐达斩首万余,生擒3000,陈友谅灰头土脸的败走江州。
一年后,陈友谅再次率领数十万水军进攻南京。常遇春与冯国胜率领三万兵马,在南京城西北的龙湾设伏,以少胜多,再次大败陈友谅。此役过后,常遇春因公被封为刑首,参之政事。二十三年后,不甘心的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大战。在双方交火的过程中,朱元璋的坐船被击毁。而此时,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却率军攻至。此危急关头,常遇春一箭射伤张定边,用自己的战船将朱元璋的坐船撞入井中,帮助朱元璋脱离了危险。之后,陈友谅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优势,乘风破浪,用火攻大败陈友谅。常遇春仿佛就是陈友谅的克星,陈友谅刚想趁乱逃跑,却被常遇春堵住去路,第三次栽在常遇春手里。不过这一次,陈友谅再也没有了之前可以逃脱的好运气,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常遇春也因此大功被升为廷章。
至正26年8月,常遇春跟随徐达率兵20万东征张士诚,围困平江城。最终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虏后自杀而死。至此,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南北。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以征鲁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征鲁大将军徐达帅25万大军出师北伐,仅用三个多月就平定了山东。不久后,常遇春带领麾下士卒突入敌阵,在洛水之畔击溃援军5万,赢得了塔尔湾大捷,彻底占领了河南。洪武元年七月,徐达与常遇春的燕军攻下德州、通州等地,元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往上都,元朝就此灭亡。丢失了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也终于被收回。之后,常遇春又率军大败破获天路,攻取了山西。不久后又平定了陕西。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率军千里奔袭,追击元顺帝,直取元大都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极大地打击了北元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