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制作良民证

回到集合点,杨将军已经找出了照片,不过他已经猜出了马良想要假良民证混入集团部落,赶紧提醒道:

“特派员,东北的良民证不是那么好伪造的,良民证上的信息量很大,不止需要有照片和家庭资料,甚至还有具体负责人的签名和指纹,不是一个集团部落的良民证一看会发现。”注意,这种照片有名字,证件有左右大拇指指纹,有经办人签字很难伪造  杨将军说的确实有道理!

现在抗战剧里必定会出现的“良民证”是日军侵略期间,为避免社会流民和所谓匪盗及抗战人士等对日军活动的破坏、干扰,确保日军占领区的安全,并用于表示占领区人民对“帝国”效忠的一种身份证明证件,占领区15岁以上的国人均需领取。

但是良民证也是分等级的,日军对东北的控制不是普通人想象得到的,在这个照相都算是奢侈品的时代,日军硬是给东北的天朝人完成了照片加双指纹的这种身份证加户口本似的良民证。

东北的天朝人只要出门,必须随身携带这种极难伪造的良民证,随时接受无处不在的军警宪特的检查,没有良民证就会被当成抗日分子给抓起来。

重则一命呜呼,最轻也是挨上一顿打,然后被勒索一大笔钱后补办良民证。

这也是为何在《悬崖》里周乙在从乡下接回幸存的顾研后第一时间把他用职务之便搞到只贴了顾秋研照片的良民证让顾秋研第一时间印上指模的原因。

而此时在其他日军占领区内,虽然也学着东北的经验开始大搞良民证,但是这种良民证没有照片,也做不到录指纹加照片的奢侈程度。

更多的时候只会用一个硬纸片,或者是布条写上名字加盖几个章就算是个良民证。

象征承认被征服的意义多过实际筛查作用!

这也是为何抗战剧里乡下的土八路都能做到需要的时候就掏出来一个良民证的原因。

因为太好伪造了,只要找到个空白的随便编都行,或者是只要年龄对的上直接借用其他人的就行,反正也没有什么查询系统可以短时间查到。

当然抗战后期,日军控制下的核心地区,如大城市,主要交通要点城市都能做到照片加指纹的良民证。这种简化版的只有名字年龄信息,相当于一个介绍信,谁拿着就是谁一张布条的良民证这也是良民证,就是一张普通的纸,都没有开合功能  不过为了在东北的任务,马良特意在哈城做过几天的环境调查和了解,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马良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大叠南满地区专用的空白良民证,还有十几个不同的印章。

看着这一地的东西,杨将军顿时无语了。

接着马良掏出大碾子集团部落的良民证照片后,杨将军居然觉得这也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