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B没有开机,那么就交流不成,所以一般要提前约定好通讯时间。
如果此时B的电台处于开机状态,那么B听到有人喊自己,也用大喇叭用普通话大喊:小A ,小A,我是老B,我收到了。
这样双方建立联系后,小B和小A为了不让别人听见他们的秘密,不再用大家都能听明白的普通话喊话,而是采用他俩的家乡方言用进行交流。
“食咗饭未呀?”
“几时得闲出来饮两杯吖!”
“我几时都得闲。”
··············
他俩说的方言在无线电中就叫做密码,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只要保持电台开机的人都能听到他俩的对话。
有好奇他们在说什么的人就会把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在样本足够多后,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统计分析其中的共同点,理解他们在说什么。
这个过程就叫做破译。
这种古典密码体系对于30年代只能依靠人工来破译的情况来说,工作量非常之大。
而各国都知道这种密码体系用久了就有被人发现规律破译的风险,就以二战中常见的间谍电台举例。
一个安插在山城的日军间谍电台,他们的任务就是向远处机场的日陆军航空队报告山城的天气。
以便在晴朗的无雾无雨,可见度高的天气时出动轰炸机,能更精准的轰炸目标。
那么它发送的电报内容大体上基本是就是,今天晴适合轰炸,今天大雾不适合轰炸,夹杂着大量诸如此类的天气名称。
时间一久就会破译人员就会根据山城的天气,破解代表各个天气词的密码。
比如晴天反复出现的一组密码是1123,那么1123就代表是晴。
以此类推,就玩跟填字游戏一样,进而然后一点点的破译整套密码。
鉴于这种原因,二战中的各国军事密码都会定期进行更换,哪怕是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破解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