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明百姓的沉默

大明宣宗界。

明宣宗朱瞻基:“西北战事未停,东边战事又起,这就是拖垮消耗大明国力的主要战事吗?”

身为大明诸帝中,有过军事之旅,以及过上战场厮杀与征战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知道,这一西一东的两大战事齐发。

这是对一个王朝军事力量与国力极大的考验。

接近二十万的倭国大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那大唐盛世时期安禄山发起的叛乱之时,所统领的大唐叛军,也是这么一个数量的兵马。

虽然大唐时期的精锐铁军的作战能力,是当世之最。

但是数量的多少,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想那钟会在起了反叛司马昭的心思时,手上所掌握的兵力也是二十万以上的兵马。

作为被明成祖朱棣以文武同时培养的大明皇帝,朱瞻基非常清楚,二十万兵马,能做到什么样的事情了。

太祖皇帝在离开郭子光时的兵马,也才不到三万人马。

而爷爷在靖难之役中,最初的兵马,也才不过五万人马。

二十万的倭国大军,若是放在华夏中原,先不谈论其作战能力,单是其数量都足以割据一方了,何况是那小小的朝鲜国。

当倭国举兵入侵朝鲜时,那么留给大明王朝的问题,就只有救与不救了。

......

大明神宗界(1585)。

民间:

百姓甲叹道:“果然,从天道盘点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来看,大明王朝,还是出兵援救了朝鲜!”

百姓乙:“将近二十万的倭寇,在整顿待发,这是冲着朝鲜去的吗?这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意在华夏中原大地啊。”

百姓甲:“也是,朝鲜那块地方才多大,并且火器与兵器等都落后于倭国人。”

“这二十万的倭寇,都足够灭亡朝鲜好几次了,这明显就是冲着华夏中原而来的。”

百姓乙:“我现在有些理解后世人为什么想让成祖皇帝,处在这一个时代了。”

“有成祖皇帝在,那些腐儒文官怎敢如此猖狂的把握大明朝政?”

“哼,文尊武卑,只怕会多上几件和方孝儒一样的事件。”

百姓丁:“说真的,看到天道盘点中那些腐儒文官,能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还真是要多多感谢一下当今的天子皇帝。”

百姓丁此言一出,立即就引得周围百姓们的侧目与关注。

百姓甲:“老兄,此话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