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湖心有个小岛 淘泥客 2933 字 3个月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认为:时间不可能独自出现。时间不过是一些真实物体存在的方式。——这是外求法的时间概念。

“德国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本身不是一件东西;它是人类一种主观的东西。——这和物理学的时间虚无论有点像。

”古华夏把时间称为宙、久。《尸子》有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墨子·经上》说:宇,弥异所也;久,弥异时也。也就是说‘久’和‘宙’都是时间的概念。《管子·宙合》曰:宙合囊天地。则是把时间当作天地万物在其中生灭消长的普遍容器。

“《庄子·庚桑楚》有云: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存在却没有确切范围的,是空间。有绵延却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是时间。有产生和灭亡,有出入,出入却看不见其踪迹的地方,叫做天门。所谓天门其实什么也没有,但万物却都从这里产生。有不可能产生于有,必定产生于无,但是这个无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圣人就藏在这样的地方。

“《老子》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而庄子则进一步说: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无。——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个词的出处。

“从庄子的观点来看,时间轴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它就像一根无限长的线。时间的特征在于只有连绵性而没有起讫。空间也是没有确切的位置的,它是相对的存在。空间的特征在于只觉其存在而没有边际。这与牛顿的绝对时间观有点像。

“哲学家王夫之说:过去,吾识也。未来,吾虑也。现在,吾思也。天地古今以此而成,天下之叠叠以此而生,其际不可紊,其备不可遗,呜呼难矣。

“这里时间的三个维度对应了主体不同的意识形式:过去是我之所‘识’,未来是我之所‘虑’,现在是我之所‘思’。识、虑、思有时又被王船山表达为‘留、期、系’:‘留则过去亦在,期则未来亦在,系则现前亦在’。这三者构成了意识范畴的时间。这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也有近似之处。

“东西方哲学家关于时间的思辨非常多,总之,时间的本质问题是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

“文学家的时间观太感性,哲学家的时间观太烧脑。我们还是回到物理学的时间上来讨论吧。”李二狗道。

高建接着说:“人类对时间的描述其实描述的都是运动!我们只要谈论时间,都涉及运动。可以说,避开运动我们就没办法谈论时间。

“比如,我们讨论过的年月日,离不开地球、太阳和月亮的运动。秒的定义也离不开铯-133原子的跃迁。我们说一瞬,指眼珠转动一下;一眨眼,指眼皮开合一下;一息,指呼吸一次;类似的还有一弹指、一柱香、一袋烟、一盏茶、一回头、一更、一漏等,无不与运动有关。关于时间的其它量度如果不与这些运动关联,就变成了无法理解的概念。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整个世界停止了运动,那还有时间吗?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之外的话,上帝可以拿着秒表给它计时,这个时间也只对上帝有意义,而对于这个静止的世界则是毫无意义的,处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也是意识不到的,即使上帝的时间过去了一万年,对于人类而言,时间的长度却是零。因此时间只是人对外部世界物质变化的感觉。

“我们再做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在冷冻状态下昏睡了十年,等他苏醒过来的时候,他的身体还是十年前的状态,他的记忆也停留在十年前。如果他还留在十年前的房间里,足不出户,他并不知道世界已经过去了多久,在他的意识世界里,这十年的时间就被抹去了。他想要找回这十年,就需要输入很多信息。因此时间又是人对内部意识信息变化的感觉。

“我们把一个杯子从A处移到B处,那么就产生了时间。但是,重新把那个杯子从B处再移到A处,时间却并不能回去,而是又产生了新的时间。在这一点上,时间和空间是完全不同的。时间记录了这两次变化的过程,而不抵消掉。这还并不是消耗了能量或者熵增的问题。

“我们再假设那个杯子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回到起点的时候并未消耗任何能量,系统的熵也没有改变,但是上帝的时间却仍在流逝。不过系统内的我们的意识时间却走了一个轮回。如果抛开上帝的秒表和观察者的意识,这个孤立系统的时间又回到了起点。正如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但是熵增原理告诉我们:孤立热力学系统的熵不减少,总是增大或者不变。杯子的位置虽然回到了起点,但是系统的熵往往会发生变化,尤其当这个系统不是孤立系统的时候,我们就充当了上帝的角色。杯子回到了原处,我们的意识却回不去了。时间也就无法再回到从前了。这就是时间的箭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对论告诉我们,山顶上的时间流逝得比山脚下快。这跟我们的意识却没有关系。将两个极其精确的铝离子原子钟呈上下放置,两者仅相隔约30厘米。实验数据表明,下方原子钟的指针行走速率慢于上方原子钟,一年累计下来相差约十亿分之一秒——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结果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