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衡的角度上讲,这确实是一个好处。
但是问题在于,制衡归制衡,可要是节度使的数量太多了,难道又是什么好事吗?
别的不说,这种节度使数量过多的情况下,朝廷的开支要多出来多少?!
作为一个把钱看得非常重的皇帝,杨坚是真的见不得这个。
一个节度使,或者说,一个核心官府就能够管理好的地方,为了制衡或者其他原因,唐朝朝廷愣是设置了三个节度使、或者说,三个核心官府;
这样一来,冗官怎么可能不出现?
而一旦出现了冗官,那么朝廷的钱不就是白白的浪费掉了?!
再者,就算是非要用这种方式制衡,那也未必能够取得朝廷想要的效果。
别的不说,即使这些节度使彼此之间不是铁板一块儿,各自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彼此甚至还想要互相吞并、扩张势力……
但是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他们难道还能不站在一块儿?
杨坚可不觉得在面对朝廷的情况下,这些节度使还会反过来站在朝廷的一边。
所以,为什么就非得设置这么多节度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