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传:布衣鬼才55

大明危局 老文说 2140 字 2个月前

盛庸开心的起身离席,向二人施礼道:“二位真是雪中送炭,本将感激不尽,多谢二位了。”蒙禹也诧异于这天大的罪名马子同居然主动接过去了,也对马子同投去钦佩的目光,马子同却笑笑道:“大将军无需言谢,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接下来,盛庸立刻召集军议,而马子同和蒙禹也领了武职参赞的军服换上,分列于盛庸左右,看着盛庸身边出现的两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将领们都有些诧异,盛庸也不避讳,直接说道:“我身边这两位,是朝廷派来的参赞,都是少有的大才,适才的一番谋划,也让本将茅塞顿开,最关键的是,他们还带来了我们最需要的消息,马参赞,还请你来告诉大家吧。”

马子同好整以暇的朗声说道:“在下离开南京时,陛下亲传口谕:有擒获燕王者,封侯,射杀燕王者,封伯,世袭罔替。”此言一出,下面立刻一片沸腾,那两名宦官相视一眼,都有些惊讶,按理说这样的圣旨,应该先照会他们的。

其中一个宦官厉声说道:“陛下若有这样的圣旨,为何不下诏?又为何我们会不知道?”马子同眼神凌厉的看向他冷冷说道:“这位公公,你是想陷陛下于不义么?!”这宦官立刻便被噎的涨红了脸,大家也马上想到,是啊,建文帝之前下的是不得伤害燕王的明旨,如果此时再下一道这样的明旨,那的确是出尔反尔的不义之举,也只能是下这样的口谕暗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不在多,有用就行,马子同说完这一句之后,便不再说话,而是眼神俾倪的看着众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也越发让所有人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这也让蒙禹很是佩服,这马子同乃是明教义军首领马元良的孙子,马元良乃是明教朱雀使,被元军俘虏后宁死不屈,夫妻俩一同英勇就义,而马子同的父亲也在边境战死,作为遗腹子的马子同被方孝孺收为义子抚养,后又交与剑神徐神影学习武功,不管是这身世,还是文武两方的师承都足以叫人羡慕。

更何况他的师兄弟里,还有明教青龙使白不信的两位孙子白天羽和白天明,武功卓绝得甚至都已经快超越师父了,而他的大师兄蓝一成,也是大将军蓝玉一家被灭族后仅存的独苗,就连小师妹万灵,都是那隐秘大帮青衣社的社主之女。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过往和经历,才让这马子同身上有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傲气和霸气。

如今其他几位师兄弟都去了青衣社,只有马子同还想走仕途或是从军重振门楣,加上南京危急,义父一家面临大难,他这才回了南京,可事到如今他那仕途之心也已经淡了,自然和蒙禹一样的想法,觉得只要能打败燕王救下南京就行,大不了事后他也逃去青衣社就是了。

任由低下热烈的议论纷纷了一番,盛庸并未阻止,毕竟都被压抑了这么久,突然有这样的好消息,当然要让众将宣泄一下。等到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盛庸才拍拍桌子道:“诸位,我们一直被燕王戏耍,无非就是他仗着没人敢伤他,如今有了陛下的口谕,我等便无需再与他客气,此战,就让他把命留在长江吧!”众将都面带喜色的齐声回道:“遵令!”

一看士气大振,军心可用,接着,盛庸又布置了战略计划,而两位年轻参赞也分别讲解了战略意图喝行军布阵的细节,让这些目中很难容人的将领们也多半都听得心服口服。可唯有那两位宦官心中甚是不忿,这世上总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仗能不能打赢他们并不在意,可自己的威权遭到了挑衅,那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

于是,这两个该死的宦官便将今日之事写了密折,想派人送往南京,幸而,盛庸为了保证作战计划的保密性,严令任何人不得私自离开,这才把送信之人暂时困住了。可只要此战一过,这送信之人便可马上到达南京,还不知到时候建文帝看见这密信会做何反应。

五月的最后两天,在严苛的军令和封侯的刺激下,谍探营果然效率倍增,侦知了燕军向西调动的情报,盛庸一看果然和两位年轻参赞预料的一样,立刻留下一万人驻守瓜州,带领大军趁夜悄悄赶往六合、浦口一带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