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日军能轻易调动增援,哪怕只是多给他们片刻喘息,用以加固防线,都将为我们的突围之路平添几分荆棘。就连赵刚这位实战经验尚浅的政委,也深知此理,更何况是那些身经百战的两位团长,他们心中的明镜更是透亮。
环视四周,孔捷果断指出:“南方,正是我们最佳的突破口。眼前的步兵大队已被我们重创,若非后援突袭,他们早已溃不成军。选择此路,不仅能顺利脱困,更能一举跳出日军的围剿网,可谓一石二鸟。”
此言一出,众多干部纷纷颔首,表示赞同。毕竟,寻找敌人的软肋,攻击那些已显疲态的敌军,远比硬撼全副武装、士气高昂的对手要明智得多。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响起。陈浩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我们为何非要突围呢?”
孔捷闻言,不禁一愣,他疑惑于陈浩此问的深意。稍作思索后,他回答道:“我们被围了,自然得想办法出去。”
“不,我是说,我们突围的初衷是什么?是因为不敌吗?”陈浩追问道。
“正是如此,我们敌不过敌人,被包围就意味着四面楚歌,随时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必须突围。”孔捷阐述了包围与突围的本质,就连不常涉足战场的赵刚也恍然大悟。
赵刚好奇地问道:“陈顾问,你的意思是?”
陈浩轻轻点头,语出惊人:“我认为我们无需突围。若能打得过,又何须逃呢?这反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们能打赢?
此言一出,参与讨论的干部们皆面露迷茫,心中充满了疑惑。 在那片被重重日军围困的土地上,敌军数量竟膨胀至五千之众,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两个团的勇士们历经数轮浴血奋战,是否还能逆转乾坤,将这五千敌军一举击溃?这念头在每个人心头盘旋,似乎都化作了一声无奈的叹息——可能性,微乎其微。
就连一向果敢自信的李云龙,面对弹药告急的独立团,也不免心生疑虑,对于正面硬撼三四千日军的任务,他虽自信满满,却也未曾狂妄至此。
“那么,依你之见,有何良策?”李云龙的疑问一出,众人的视线瞬间聚焦于陈浩,尤其是那些深知陈浩背景的干部,深知这位传奇的陈顾问,从不夸夸其谈,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陈浩略作沉思,心中已勾勒出一幅胜券在握的蓝图,他淡然启齿:“试想,若独立团全员换上新式武器,加之新二团部分换装,其战斗力之强,已是众人目共睹。要知道,这批武器足以武装起一个万人规模的步兵师,一万四千人,对抗两万日军,恐怕并非难事。而今,我们已毙伤日军逾千五百,更牵制了五千余敌。利用地形优势固守,待援军一到,便可里应外合,给予日军致命一击,彻底粉碎其大扫荡计划,岂不妙哉?”
陈浩的话语,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让人不得不深思其合理性。细细想来,他们现有的装备,足以支撑起一场依托地形的防御战。两个团在获得新武器后,战斗力已得到实战验证,新二团仅凭四分之一的新式装备,便能与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周旋,甚至略占上风;而全副武装的独立团,更是能轻松应对两个步兵大队的挑战。
以此类推,其他部队一旦换装,战斗力亦将大幅提升。若再增援两个装备升级后的步兵团,攻守之势或将瞬间逆转。倘若援军更多,几场小规模的决战,与日军正面交锋,亦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给那些日军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让他们从此不敢再肆无忌惮地发动大扫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云龙与孔捷未曾料到,部队的战斗力如同火箭般飙升,新武器的加入更是让他们的实力一跃超过日军,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却还在原地踏步。
陈浩的建议,如同灵感的火花,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思维引擎。
如今的八路军已非吴下阿蒙,思路需要与时俱进,战斗方式也应当有所革新。
“真乃妙计!”孔捷拍着马屁,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陈顾问的点子让我如梦初醒,思路豁然开朗。”然而,他话锋一转,叹息道:“只可惜,咱们没有电台,无法向总部求援,只能忍痛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想办法突围出去了。”
在场的干部们纷纷点头,心中充满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