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烽火中的抉择——卫国非商贾之道

话音未落,空气仿佛凝固,阎国明团长眉头紧锁,一声干咳打破了沉默:“投降二字,于我八路军而言,是耻辱的代名词。我们的使命,是护卫这片土地,与侵略者血战到底,无论前路多么凶险。”

陈浩的目光瞬间亮了起来,对这位阎团长的坚韧不拔暗暗称奇:“好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八路军这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正是吾辈所仰。即便眼下实力悬殊,亦要誓死抗争,方显英雄本色!”

他的夸赞,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位八路军战士的心田,他们挺胸昂首,仿佛已准备好迎接任何风暴。

“弱者挑战强者,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与策略。”陈浩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而我,恰好手握关键——证据。”

三六八团新近补充的军备,正是陈浩精心布局的一环。他巧妙地利用一名中间人,用一笔精心策划的“假钞交易”,从敌人手中购得了一批珍贵的武器:二百支中正式步枪,三挺捷克式轻机枪,以及五万发子弹。虽价格不菲,但对方的贪婪,正是这笔交易成行的关键。

“赵武,是时候揭开谜底了。”陈浩轻声吩咐,随即指向内室。

随着一扇简陋木门缓缓开启,屋内藏着的,不仅是武器弹药的冰冷,更是八路军未来反击的希望,以及陈浩那深不可测的智慧与胆略。 在那昏暗的屋内,一场意外的宝藏揭露悄然上演。枪械与弹药,如同沉睡的巨人,被时间的尘埃轻轻覆盖,却又在某一刻,猛然间焕发了生机。

木盒,崭新如初,仿佛刚从匠人的手中接过,那未散的油漆味,在空气中缓缓游弋,诉说着它们的不凡出身。赵武,这位身手敏捷的战士,犹如拆解谜题的高手,轻轻一挥,一箱箱步枪便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众人眼前。

赵辰,一个眼神犀利如鹰的汉子,拉动枪栓,只是匆匆一瞥,便惊呼出声:“团长,这可是新鲜出炉的中正式步枪啊!刚从巩县兵工厂的熔炉中跃然而出,还带着炽热的战意。”

中正式步枪,这个时代的宠儿,自三五年在巩县兵工厂诞生以来,便如同珍贵的瑰宝,主要流淌在中央军的血脉中,偶尔,也会成为某些权势人物的得力助手。就连晋绥军的阎老西,也对其垂涎三尺。

然而,此刻的阎国明团长,却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心中五味杂陈。他梦寐以求的武器,竟然落入了敌手,更准确地说,是被陈浩——一个假扮的日本商人,巧妙地夺走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郭文志,他的行为,已经逾越了道德的底线,几乎可以贴上“叛国”的标签。

但就在这时,陈浩的一句话,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吹散了室内的阴霾:“这些枪支弹药,就当作是我给你们八路军的第一份见面礼吧。”

两百余条枪,足以组建两个步兵连的庞大数量,让在场的众人惊愕不已。红四团,这个一直只有两个连作为门面的队伍,竟然在陈浩的一句话中,实力瞬间翻倍。这份慷慨,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阎团长脸上的阴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沐春风的笑容。他嘴上虽说着“无功不受禄”,但手中的枪却如同磁铁般紧紧吸附着他,那份爱不释手,显然并非言不由衷。

中正式步枪,仿自德国的毛瑟骑枪,短小精悍,便于携带,却又在刺刀的长度上做了加法,使得在拼刺刀时依然能够占据上风。相比老旧的汉阳造,它们无疑是天壤之别。汉阳造的老枪们,枪膛线早已磨损不堪,百米之外射击,几乎等同于盲射。即便是枪法再好的战士,也无法保证子弹能够准确击中目标。

而陈浩,这位看似慷慨的商人,对这些武器却毫不在意。毕竟,它们是用假钞换来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的大方,让众人喜笑颜开,对他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阎国明更是心花怒放。加上缴获的武器装备,他们红四团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营的装备储备。招募三百名新兵,再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半个团的战斗力便能够迅速形成。

从此,红四团终于能够摆脱那捉襟见肘的日子,迎接属于他们的崭新篇章。 在那片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两个花架子孤零零地撑着门面,仿佛是风中残烛,摇曳生辉却难掩空虚。

人们提及五连、九连,心中不由自主地勾勒出七连、八连乃至更多连队的壮阔图景,殊不知,那不过是虚妄的泡沫,连一丝影子都不曾留下,更别提什么架子。

团长之位,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他领着一支队伍,人数却连人家一个营的零头都及不上,走到哪里,心里都像揣着只兔子,七上八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