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能量源

荒葬 远离巨蟹 1070 字 4天前

燕赤霞神色认真,说道:“行,我这就去叫他们。” 说完,便快步走出船舱。

片刻后,船舱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舱门被轻轻推开,陈希、萧让和木鱼鱼贯而入。陈希走在最前面,额头上微微沁出细汗,发丝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忙赶来。

她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马克,听说你们在水底有了大发现,快给我们讲讲。”

萧让跟在其后,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屋内摆放的设备和资料,双手下意识地交叉抱在胸前,脸上带着思索的神情。

木鱼则蹦蹦跳跳地进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装着差分机部件的容器,嘴里嘟囔着:“可算让我见识见识这神秘玩意儿了。”

马克站起身,神色严肃,将从进入水底实验室到获取差分机和资料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陈希等人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惊叹声。萧让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木鱼更是凑近马克,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萧让摸着下巴,思索道:“这朱茨敦的研究真是神秘莫测,这差分机里的东西说不定就能弄出震烁古今的灵魂体。”

燕赤霞接着说道:“我们得赶紧规划一下,接下来该怎么研究。”

这时,陈希突然开口,脸上带着一丝疑惑:“也不必这么急吧,咱们有的是时间,何况就算咱们真解开了灵魂体的秘密,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马克神色变得更加庄重,他认真地看着陈希,缓缓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灵魂体的研究,是老师一项伟大的课题,我今天找到了它,就说明这个课题将由我继承并贯通。至于它的好处,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能掌握制作灵魂体的技术,那意味着人类可以换一种形式复活。”

陈希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马克继续说道:“当人的肉体消亡后,意识以灵魂体的形式存在。这不仅能延续人类的生命,还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对生命、对世界的认知。想象一下,那些因疾病、灾难逝去的人,有可能再次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是一次质的飞跃。”

听了马克的解释,陈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这研究意义重大啊。”

马克笑了,揉了揉疲惫的双眼,说道:“所以这种事怎么可以放弃呢,不过航路还长,大家都累坏了,也不必急着现在就开始研究。我们可以先养精蓄锐,等状态好点再全身心投入。”

宁采臣却一脸急切,他紧紧攥着手中的笔记,说道:“马克,这可是关乎灵魂体奥秘的研究,每一分每一秒都宝贵。我们怎能浪费时间?你休息你的,我先来自己研究。”

马克看着宁采臣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宁采臣,我理解你的急切,可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保持最佳状态。”

宁采臣不为所动,他站起身,将笔记摊在临时实验台上,脸色异常地说:“我等不了,这些资料和设备在我们手中,就该立刻发挥作用。从现在起,我就住在这个舱里,不顾一切也要把这研究搞出个眉目。”

陈希瞪大了眼睛,看着宁采臣,察觉到一丝不对,但还是说道:“宁采臣,你这决心也太坚定了!不过这研究确实重要,说不定你这么一鼓作气,真能先发现点什么。”

萧让微微点头,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若有所思地说:“宁采臣,加油吧,我明天开始也会参与一部分,不过与此同时,还得去完善这条船的引擎,可能帮不上太大的忙。这研究复杂程度超乎想象,一个人难免会有疏漏,若有需要,随时叫我,咱们一起攻克。”

木鱼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我也一样,可以帮你打下手,跑跑腿,有啥要我做的,尽管吩咐!”

燕赤霞站出来打圆场:“要不这样,宁采臣你先研究着,马克你要是休息好了,随时加入。反正也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东西,慢慢来。”

马克无奈地点点头,宁采臣则迅速着手布置起 “长期作战” 的环境。他将角落里的杂物清理干净,腾出一块空间,简单铺了些衣物当作临时床铺。桌上堆满了朱茨敦的笔记、纸张以及各种绘图工具。他再次仔细翻阅笔记,目光在那些晦涩的文字和符号间游走,时不时拿起一支笔,在一旁的纸上记录着什么。

马克看着宁采臣专注的模样,心中虽有担忧,但也不好说些什么。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顾况依旧如沉睡的雕塑般,躺在船舱的一角,对外界的一切毫无反应。

宁采臣则彻底沉浸在了朱茨敦的研究世界中,仿佛与外界隔绝。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每天除了短暂的休息,其余时间都扑在笔记和差分机上。他时而对着朱茨敦那些晦涩难懂的符号喃喃自语,时而又在纸上飞速地记录着灵感。桌上堆满了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像一座小山丘。那些复杂的线条和公式,在他眼中仿佛是通往灵魂体奥秘的密码。每一个新的发现,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线索,都能让他兴奋得手舞足蹈。

马克和萧让则在忙碌于升级船上硬件的间隙,赶来协助宁采臣。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能量源,要让差分机发挥作用,进而解开灵魂体的秘密,找到极为庞大的能量源至关重要,可就目前船上的蒸汽机来讲,还不足够他们远航,遑论启动差分机了。

宁采臣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中满是思索:“上哪儿去找这种巨大的能量源呢?”

燕赤霞沉思片刻,提议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环境中的能量波动入手。就像我们在水底实验室时,那里的能量场就很独特,或许那就是朱茨敦设置的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