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种情况存在,但是跟大部分爱好者都不沾边,最简单的理由就是,但凡这样的物件,也不是一般人能拍得起的。因为这样专门做出来的物件,最差也要拍个几百万。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如此廉价的清雍正粉彩杯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也很简单,这位陈某技术上来说指定是没有问题的,凭他的手艺,做清三代的物件应该没有问题,而这次这对杯子,很有可能不是别人委托他做的,或许是自己做着玩的,无意中被人买走了,送上了拍卖行行。
还有一种可能,当时做了一批,但只有这件拍卖出去了,因为这物件价格不高,所以当时没有签署苞米协议。毕竟这种杯子太廉价,根本就没有必要签署这种苞米协议。
小主,
根据陈某视频里说,他的物件不止一次跟这位万某打过交道,那说明之前还有类似的物件,也被这位万某拍走过,而他找一件价格低廉的来做对比,说明他之前做过价值高的,签过苞米协议的物件,也被这位万某买走了。
签署协议的是不能说的,但这件没签署协议,价格又低廉的,陈某当然可以拿出来打脸这位万某,无论对于哪方面来说,影响都不是很大,只是两人都没想到,这次事情发酵有些大。
这种事情在古董圈内,简直太常见了,不用说近几年,从2000年到2007年之间,拍卖行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当时近代字画圈,几乎每年都会发现这种事情,少则一两幅赝品,多则十几幅赝品,都被作者告上过法庭。
那七年时间,拍卖行频频出现近代作者的假画,甚至有好几幅赝品还出现在国外拍卖,而且还上过当时的今日说法节目,只是当时网络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接下来就是,万某我为什么会打眼,买完之后还特意录制了视频,特意宣传了一下。我们乍一看这件事,给人第一感觉,这仿古瓷得做的多好,都让专家打眼了?
其实从陈阳角度来看,这人不能算是专家,只能说是收藏圈内的资深者而已,什么叫专家,我们来例举几名公认的专家,看看人家都经历了什么。
孙X洲先生,敦华斋古董铺子的创始人,14岁时为糊口到京城,到当时的同春永、宝聚”等古玩铺子当学徒,学徒期满后任采购、司账。跟着老先生学习了不少古玩鉴赏知识,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积攒之后,终于在京城东四南大街创办了自己的古玩铺子 ——“敦华斋”,以经营、鉴定、收藏、研究明清瓷器为业。
耿X昌,1936年在敦华斋做学徒,1946年自己开了一家振华斋古玩铺子,1956年应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历任修整组技工、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将瓷器、铜器等文物80多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陈X里,我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他早年从医,平生多才多艺,研究过昆曲,能唱能演,还是摄影家。
近代瓷学研究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文献考据阶段,一为考古调查发掘阶段。陈先生是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
他为考察浙江龙泉青瓷,自 1928 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张X驹,我国着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张先生自 30 岁起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则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虽变卖家产、借贷,亦不改其志。
抗战胜利后,张先生坚辞政、军界之邀,但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并被中央文史馆聘为馆员。
1955 年张先生与夫人潘素从蓄藏近 30 年的法书、名画中选出 8 将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为故宫捐献做出最顶尖贡献的有两位:一位是捐书画的张先生,一位则是捐瓷器的孙先生。
看看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专家,还是那个字,熏!这些人都是在环境中熏出来的,见过的真东西数不胜数,眼力超群,所以才被称为专家。
包括我们熟知的王襄,不也是在老物件中被熏出来的么?
跟这些人一比较,你就知道为什么那位打眼了,还是那句话,东西看的不够多,研究的不够精,看过几年物件之后,就觉得自己可以了,之后在加上各种因素,就觉得自己厉害了,飘起来了,最后就落得这么一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