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登临二道崖

就在这时,一位林业局姓王的老领导开口说道:“关于这个原因,我是知道的。在我们太行山区,冬季主要的鸟类就是喜鹊,而喜鹊的主要食物来源便是各类昆虫。一旦到了冬天,喜鹊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面临冻饿致死的困境。老百姓们留下树顶的柿子,就是为了让喜鹊能够保住性命,顺利度过严冬。等到来年,喜鹊就可以继续捕食昆虫,帮助农民们减少害虫的侵扰。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冬天保留的喜鹊数量越多,次年的害虫就会越少,农民们也就能迎来丰收的喜悦。”

众人听闻此言,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感叹道原来这就是生态,这就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啊。

一行人继续往前迈进,他们发现地块变得越来越小,道路也愈发狭窄,许多地块甚至已经不再种植小麦了。没走多远,就遇见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杨树林,这些毛白杨是上世纪 50 年代移栽过来的。

毛白杨的叶子明显变得稀疏起来,那一片片如金子般闪耀的金黄叶片,在凛冽的风中打着旋儿,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般优雅地飘落。它那粗壮且有力的树干和向外延伸的枝桠,就好像是在与即将来临的寒冷冬季奋力搏斗,充分展现出了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这时,林业局的老王局长又开口说道:“你们看这一大片毛白杨,都是上世纪 50 年代种下的。那个年代,咱们这里环境十分恶劣,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为了做饭和取暖,老百姓把山上的大量树木都砍光了,这就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每到春秋两季,扬尘问题特别突出,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沙尘暴。沙尘暴来袭的时候,整个天空都变成了黄色,很多人因此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那时把衣服晾在院子里,收的时候比没洗的时候还脏呢。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恶劣的情况,国家才大力推广种植毛白杨。”

种植毛白杨主要是出于绿化和防护的目的。在当时,沙尘天气是华北地区春季面临的主要难题,而毛白杨具有生长迅速、树干笔直挺拔、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是非常优秀的绿化和防护树种。此外,毛白杨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洁白,纹理笔直,纤维含量高,容易干燥和加工,可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方面。老百姓盖房子、打家具都全用杨木,这种木材轻便,易加工,是优质的木材。然而,由于毛白杨是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株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地方也在逐步减少毛白杨的种植,并采取措施来治理飞絮问题。

韩二振接着说道:“这个毛白杨确实挺好的,用来打家具、做房子都很不错,但是唯一的不好就是每到春天,杨絮到处乱飞,就像下雪一样,弄得哪儿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特别让人难受。”

林业局的王局长也说道:“是啊,确实是这样。现在毛白杨已经逐渐被历史淘汰了,这里能保留这么一大片原始的毛白杨,也算是一个历史的印记吧。”

转过一道弯,眼前呈现出大片的刺槐树。此时,槐叶已泛出微黄,一阵微风拂过,树叶簌簌作响,如细雨般飘落下来,场景极为壮观。

韩二振说道:“这个地方叫槐树洼,整个山洼里全是洋槐树。每到春天洋槐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来到这里采摘洋槐花,回家将其制成‘苦累’(野菜面糊涂),再蘸上点醋蒜,吃起来味道还行。”

林业局的老王局长好奇地问道:“这里有养蜂的人吗?”

韩二振回应道:“我们村里有一个养蜂的,叫韩二国儿,养了四五窝。”

小主,

王局长惋惜地表示:“哎呀,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大一片洋槐树林,如果能好好开发利用,那该能产出多少洋槐蜜呀!洋槐蜜可是一等蜂蜜呢,价格也较高,很值钱的。要是这片洋槐树林能产出大量的洋槐蜜,那该多好啊。”

韩二振反驳道:“你说这话,我可不信。别人不知道,韩二国家的养蜂情况我可是很清楚的。辛辛苦苦养一年蜂,也卖不了多少钱,冬天还得喂蜂白砂糖,不然蜂就会饿死。养蜂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养得起的,没钱根本不行。”

王局长则说道:“怎么会呢,现在刺槐蜜基本上能卖到 30 元一斤呢。一窝蜂怎么着一季儿也能产 200 斤,那就是 6000 元呀。如果养上十窝蜂,一年下来就是 6 万元呢。”

韩二振瞪大了眼睛:“胡说!韩二国的蜂蜜是有人来收,但价格才四块钱一斤,好的时候也不过卖六七块,哪有你说的那么贵?”

王局长却表示不信:“怎么可能?咱们县不是有个蜜源养蜂合作社吗?他们可是会收老百姓的蜂蜜的,还义务帮老百姓卖蜜呢。我作为人大代表还去企业视察过呢。”

韩二镇说道:“都是糊弄鬼的吧,我听韩二国说就是这个养蜂合作社收的,根本没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