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而又根深蒂固。
尤其是那些可以动摇国本的门阀世家,若是危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等待大唐的将是天翻地覆的大乱。
前朝炀帝就是因为大肆开放科举,极大危害到了世家的根基,这才使得世家造反,天下大乱,诸王并起。
而废黜立储这种关系上下无数的大事,又怎么会不涉及到那些门阀世家的利益...
李泰能暗中搅动民心,给李承乾扣上一个‘望不似人君’的大帽子,又岂会是个对朝政一窍不通的愣子。
在听出李斯文话中隐喻后,他立刻就理清了易储一事关系众多,绝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可李泰的倚仗,从来都不是群臣、世家的支持,而是李二陛下的偏爱。
在他心目中,能从一介地方乡绅起事,短短几年就再造河山,将乱隋取而代之的父皇,无论是个人魅力还是心中抱负,都远超前朝那个败家皇帝。
哪怕是在官场,而不是父皇最为擅长的沙场,但李泰相信,父皇依旧还是那个睥睨天下的英雄,早晚有一天,会将朝廷打造成自己的一言堂。
而这样的父皇,只要心中真的决定了某件事,即便是文武百官、门阀世家这些阻力,统统冒出头来使绊子,也不会耽搁父皇太多时间。
不过杀念一起,刀起刀落的事情。
而且...门阀世家越发积重臃肿的问题,连自己都能察觉,父皇又怎么可能意识不到。
当初芙蓉楼门前的那个自己,就是被世家拿来当枪使,用于阻止父皇某个谋划的工具。
对于门阀世家的问题,李泰这个受害人深有体会,自然门清。
于是轻蔑的一笑:“二郎该不会是觉得...直到现在,父皇依旧没有意识到,门阀的问题吧?”
笑话,父皇一路走来,见证了隋末的民不聊生,对门阀世家纵容族人为非作歹的事情,那更是司空见惯。
若不然,父皇也不会决心平定乱世,还百姓一个安稳盛世,成为如今的天策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