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打他荣王府的脸!
“子书还没死呢,既然他说了给朝阳养就给朝阳养,以后子书再有孩子,再给南华即可。”王爷一锤定音。
这话让大家都没法反驳。
没错,以后还会再有孩子,那时再要不也一样?
墨王世子夫妻也无话可说,只得恢溜溜离开王府。
余朝阳从赵嬷嬷手里接过孩子,高兴地抱回了自己的院子,奶娘本就是余朝阳张罗着请的。直接跟着回了书香院。
自此,书香院就热闹了很多,再没有以前的死气沉沉。
余朝阳是真心喜欢这个孩子,把他照顾得很好。
而余元筝这两天,忙着搬院子。
昨天就忙了一下午,昨晚临时在客院里将就了一晚。
现在王府里院子多,随便她选,结果她看上以前三老夫人住过的临荷院。
也不介意她在这院子里上吊自尽,她对这些根本不忌讳。
她又不住三老夫人曾住过的那间房。
余元筝主要看上这院子后面的小荷塘,
现在正是三月,再过不久,荷花一开,肯定美不胜收,反正也只是临时住住,等棋雅院修缮好,他们一家还是要搬回去的。
所以银玲生孩子的事,她压根没关注。
王爷做了判决,她才从丫鬟嘴里听说。
上官子棋已经把那天在护国寺听到两人的争执告诉了她。
既然余朝阳说不用告诉父王,上官子棋当真没说。
安顿好,余元筝才静下心来研究那根画轴。
原来提示根本不在画上,而是在画轴上。
这么多年,谁也没想到把画轴抽出来看。
这是人的定向思维。
都把目标定在画上,结果看出窟窿也没半点灵感。
现在有了这点提示,余元筝还真有了方向感。
肯定和后世的知识有关。
吃过晚饭,上官子棋累了一天,饭后沐浴,他居然耍赖,让余元筝和他一起洗。
幸好孩子们让奶娘和丫鬟们带走哄睡去了。
余元筝半推半就地随他去了浴房。
当她看到他身上的淤青时,又心疼不已。
男人在外打拼,支撑起一个王府,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
余元筝拿起帕子,轻轻给他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