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峪山村位于深山里,邻近的村子隔座山,很少有人来往,因此加大饲养也不影响他人,大队集体养殖是政策鼓励的方向,粮食生产仍为首要任务,所以得保证劳力投入农田。而手扶式拖拉机则能极大节省劳动力和时间。
“如果有一台手扶车(小型拖拉机),不仅能翻地犁地,还可运货。省下的劳力可以用来管理猪羊。”
得知林国庆可以帮村子里解决这个难题,村民们十分惊喜但同时担忧费用的问题。
“你们没钱的话我可赊账给你们,秋后再用收获抵账。”
对于林国庆而言,除轮胎外他几乎可以复制所需物品,在此阶段提供一台机器支持,将有助于发展村中的经济模式。
“真的愿意为我们做这么大的投资?”王建国内心充满了感激与疑惑。
“当然是真的。今年不行还可以明年再结。”易卫东轻松回答。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村子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渠道和稳定的供给源。
“好啊,谢谢!” 李丽说道,表示赞同和支持。
两人迅速赶到村子的小仓库,购买毛驴的过程顺利进行,付了钱后把毛驴拴上了他的交通工具准备启程。
回到城里路上遇到一些困难,但总体还是顺利完成使命;并且在过程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中间人,即秦乐平——一名在工艺商店工作的职员。
林国庆想:有了秦师傅做桥梁,将来更容易找到有价值的文物来交换,而且方式隐蔽不易察觉。
林国庆决定继续深入乡村市场开展更多合作,预计未来一年中可以通过这种交易换取更多的机械装置,从而实现互利共赢。这次旅行虽然短暂,但成果丰富,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建立了长远的贸易伙伴关系。
经过一天奔波终于到达轧钢家属区,看到秦晓月从墙边笑着招呼自己,林国庆心中一阵温暖。
秦晓月开玩笑道:"听着外面的叫喊就知道是你来了。"
林国庆笑道:“我听你说话反而心里不舒服起来。”
夜幕降临后,为了不惊扰邻居,林国庆将毛驴寄养于秦晓月家,并约定次日来处理相关事宜。他对她说:“明天会过来杀驴,请帮忙准备好刀子和草料。”秦晓月同意并表示会在晚饭前后准备妥当。临走时不忘叮嘱对方注意饮食和休息。带着满载而归的心情与期待未来的喜悦回到了温暖家中。
李成把毛驴暂时寄养在陈晓梅家里,他心中感到一阵轻松。离下班没多少时间了,便没有进入轧钢厂,直接回城去了。一路上感觉城市与往常不同,街上有更多人走动,快到四合院时,遇到了手提玻璃瓶的王老六。
“老六叔,你这是要去哪里?”李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