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厦将倾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417 字 8天前

不过这一切,都暂时与他无关。

而且如今南国大势,已经不再是选派哪一个人为督师做总理能够改变了。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四年了。

内忧外患,内外俱起,明帝国颓势难转,中央对于地方的管控越发的衰弱,各镇割据势力正在逐渐形成。

西北三边重镇被李自成拖在泥潭之中,辽东松锦之战明帝国已经押上了八镇十三万兵马。

山东王浚、李青山叛乱,截断漕运。

西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难以支援中央,而且还需要支援西北的战事。

东南地区,南直隶有李岩统领的万民军,江苏则有张献忠。

左良玉心中不平,也已经看透了如今朝廷的虚弱。

他知道自己一贯以来的行为,早就已经触怒了朝廷。

眼下他之所以没有事,只是因为朝廷还需要他麾下的兵马来剿灭起义军。

一旦关内流寇被尽数清剿,或者是手底下的兵马尽数葬送,他也决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现在左良玉盘踞武昌,招兵买马,就是为了积蓄实力,另寻他路。

不过如今的贺人龙倒是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骄横跋扈不停调令。

小主,

毕竟贺人龙并不在杨嗣昌的麾下,也没有平贼将军这个香饽饽让他争取。

但是西北的泥潭让一众三边的军将叫苦不迭,积怨良多,也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在西北,固始汗已经推翻噶玛噶举派所建立的藏巴汗王国,建立和硕特汗国,全面控制了西藏。

固始汗自己作为甘、青、康及卫藏地区的汗王,成为全藏族地区的统治者。

同时八个儿子率部驻扎青海,建立了以他为领袖的和硕特部根据地。

李自成如今的部队之中,羌、汉、蒙三族混杂,尽皆骑兵,来去如风,让三边的军镇难以遮掩。

而此时,固始汗派出的使团也到达了清国的盛京,黄台吉出城亲迎。

双方实际上已经结为联盟。

此时的明帝国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已是彻底病入膏肓。

卢象升是厉害,但是他并非是一个能够扶大厦之将倾的人。

天下格局已成,各地军镇离心离德。

缺粮断饷日久,朝廷的诏令已经无法在南国推行。

“东南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传令给陈永福,守住山中关卡,只需禁绝流寇窜入河南即刻。”

东南的局势越是恶化对于汉中镇来说便越好。

东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的那些豪强士绅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现在陈望还处于明朝的体制之下,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处理东南。

就算是日后自立旗帜,处理东南问题也会随之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的问题。

但是万民军和张献忠却是不同。

万民军和张献忠,只需要高高举起手中的屠刀。

就像是唐时的黄巢一般。

所有胆敢阻拦的势力,都会被万民的怒火碾的粉碎。

“左良玉屯兵在武昌,张献忠没有办法进入湖广,如今时局对于我军有利。”

“现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全都趋于安稳,没有流寇进入,只需要大力发展,以备天时。”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历史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争锋之中,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陈望如今正在执行的方针。

“朝廷那边……”

陈功向着北面看了一眼,沉声问道。

风沙又起,吹起旌旗万千。

陈望双目微眯,淡然道

“河南民变这四个字,已经足够应付朝廷了。”

陈望偏头看了一眼北方,继续说道。

“传密信给孙启运,明日午时近卫骑兵营会抵达临颍城下,让他提早带领大部撤离临颍,往汝州府去。”

“在临颍城北,我要他先败一阵,后续陈德带领河南兵马进剿,他可以胜。”

陈望话音落下,周围的一众汉中军将校皆是毫无波澜。

河南的民变,从始至终都不过是自导自演罢了。

孙启运是河南人,但是也是监察所所招募坐探。

如今因为需要,在监察所的推波助澜之下顺势而为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

河南如今的民变更够发展的如此之快,完全都是因为陈望在后面的推手。

一名巡检司的弓手,怎么会比李岩还要精明,怎么会懂那么多的东西,又怎么会在短短的时日之内便攻取县城,统合诸路兵马。

河南民变,只是一个由头,一个脱离东南漩涡的由头。

“李岩那边已经谈好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挑衅我的后果。”

凤阳之战时,之所以真的全力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