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或许是贵妃太贤良,贤妃太闹腾,她这样还带着点乡野活泼爱看话本子更爱自己动手的小娘子就很得人喜欢,反正赵官家是喜欢的,真能在一下午全跟她讲原学教她怎么改进榨汁木锤。
因此,赵官家的子女也好,朝廷重臣也好,见了她不管心里如何,面上都很尊重。
但有一些事是谢婕妤控制不了的,建炎十八年,申王吕好问过世。
建炎二十一年,前公相李纲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炎二十二年,国朝治水第一能臣赵子偁累死在任上。
建炎二十五年,宰执天下二十年的首相赵鼎告老还乡,未几病逝于归乡途中。
……
每当和这些重臣永别,赵官家总会特别的无力和悲伤,毕竟,那都是与他共历时艰,闯过重重难关而来的人下,情分不是后来人能比。为此他一两天不愿意说话,偶尔还能喝进点去她调制的饮品。
因此静塞郡王还道:“娘子兰心蕙质,远不是我等粗人能比的,还请多宽慰官家,他的龙体才是国之根本。”
她一个没忍住,说了一句大实话,“杨郡王,你都劝不了官家,我怎么可能劝得了?”
杨沂中一时语塞。
又过了许多年,这位心思八面玲珑的静塞郡王也走了。多年熟人,谢德妃听闻有些叹息,不过她觉得这样也好,杨郡王知道官家和皇家太多的秘密,如果走在了官家后面,等待他的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想必他这么聪明的人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但即使是她也没有想到,杨沂中的死会对官家打击这么大,谢小满亲眼看到这个侍奉了几十年的男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了下去,渐渐的开始耳聋眼花,甚至记不清楚事情。
建炎四十四年,赵官家传位太子赵旭,为天下避讳,新天子改名赵昶。
退休之后的太上皇越发任性,迁都是他迁的,却非要去中都汴京住几年,新官家都给他跪下了也没拦住这一辈子轻佻的老父亲,只能请太上德妃好好照顾。
为此还要给谢家子弟恩荫,但一如既往地被谢小满推辞了。
没错。谢小满这一辈子最被外臣称赞的地方,就在于从来没有为家人谋求过任何权势富贵,这点连升级为皇太后的吴瑜都比不上她。
谁又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女子最后的坚持呢?
汴京风光也很好,神奇的是赵玖回来后精神也好了不少,银川公主赵君佑带着女儿回宫探望,他还讲起来鄢陵之战后还于旧都的事。
那一刻,谢小满觉得他身上仿佛有光,带着家国浴火重生的少年天子留在了时光里。
谢小满觉得这样也很好,直到有一天赵玖问她:“这一辈子,你跟着朕,后悔吗?”
谢小满愣了,“太上皇这是什么话?”
“你从小不就是想当张淑懿(张莲谥号)那样的人,后来你的手帕交刘洛洛果然去了南阳开办女学,可你却因为朕,困在这深宫里一辈子啊!”赵玖什么都知道。
谢小满一怔,然后很认真地摇了摇头,道:“您还记得潘贤妃吗?她临终的时候,妾去看她,她说她这一辈子就是要得太多,偏偏德不配位,连本来已经得到的都失去了。妾遇到官家才活了下来,得享荣华,生育沈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