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玖一时失神,恍然道:“是啊,一晃五六年。我们都有些变老了。”说吧,可能自己也觉得有些扫兴,又补充了一句,“但孩子们也都渐渐长大了。”
吴瑜俯首称是,知道他说的不是两个新生的儿子,而是三位公主。但这话也并没有什么好反驳的。
只是当晚吴瑜看着赵官家的侧颜,原来多年的军旅生涯,这个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天下之主已经有了衰老的迹象。鄢陵之战,尧山血战,还有此次覆灭西夏金河会盟,无数个让宋人热血沸腾的胜利。都是赵九这个领头羊带着无数人奋勇向前的结果,因此也是在消耗着他的体力与精神,让他如何能够不显老的?
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吴瑜并不是不知道,官家并不喜欢自己走贤妃路线。他总觉得光献皇后(仁宗曹皇后)那样的泥胎木偶简直是难以接受,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所有的人,所有她读的书,都在教他这样做一个女人。
终究是吴瑜和赵玖的身份地位相差太大了,他并不敢赌自己遵从本心的生活,是会让赵九更加喜欢,还是直接厌弃了她?
她不仅是赵玖后宫中的一个贵妃,还是一个幼儿的母亲,身后有吴氏上千的族人,容不得她任性,也容不得她试探。
所以有的时候无疑是真的羡慕潘妃那样率性而为,羡慕她见过潜邸时康王的肆意走马上少年郎,但她不敢赌,也学不来。
赵玖出去巡河后,宫中有恢复了往日的安静,除了潘贵妃试图救她亲叔叔被刑部尚书马伸公事公办,赵官家不在也没人把她当回事。
倒是赵官家不在,着实给官僚系统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比如说半官方的蹴鞠联赛决赛最终如常举行,却只好请了两位太后出来坐包厢,然后吕公相出来颁的奖。
还有赵官家在河南沿岸的郦琼部队大力整治一番,砍了好几十个脑袋,也是把军中高层弄得精神紧张。只不过今非昔比,也没人再会去投大金国了就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韦太后心疼儿子又有些不适应这些,迁怒于潘贵妃,狠狠当了一次恶婆婆,站规矩伺候吃饭晚上值夜,把潘贵妃折磨的够呛,还是郑太后看着不妥劝解了她才作罢。要不还不把人累出个好歹来。
得益于此,吴贵妃清净多了,但也低眉顺眼一副小媳妇样子。
不过年节之前,赵官家到底还是千里大转进,回到了东京。不过,他可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不耽误太学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