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麦子成熟的时候

走过一个拐角,朱元璋忽然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除杂草,顿时上前搭话。

“嗯?”

老人家听到声音,埋着的头抬了起来,看见朱元璋身后拿着刀的侍卫,还有他身上穿着的华丽衣服,顿时把头往后缩了缩。

“你们是城里的贵人?”

“哎!老人家,算不得贵人,咱们是做生意的,想收点粮食,来应天附近看看。”

“噢。”

老人家这下才把提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

“快熟了,还有个把月吧。”

“今年这的收成好不好啊?老人家。”

朱元璋也不嫌脏,把衣袍脱掉扔到朱标的手上,然后直接梭下田间,走到老人的旁边。

“还行吧,比前几年好多了。”

“以前啊,兵荒马乱的时候,哪还能这么悠闲的除草哦。”

“有些兵爷急着抢粮食,麦子都还没长好,直接叫人来抢。”

“我也打不过别人,也不敢打。”

“那时候我就只是看着心疼啊,多好的粮食...”

老人家说着说着,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在叨絮着。

“也是我年纪大了,不然就像我儿子,直接被抓着去充军。”

“以前他还在的时候,都是他来收拾这些的。”

“可他不在了,走的时候,孙子也没留一个,就只剩我一个和家里的老婆子。”

“老婆子啊,就在家里做饭,等会晌午的时候,就会把饭给我送来。”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没有打断他的话,只是默默的听着。

并且朱元璋听得很是认真,时不时的还点点头附和着说道:

“那你们村里还有其他的年轻人吗?老人家。”

“年轻人?”

“有,前两年战乱结束,回来了十几人,但大多都是缺胳膊断腿的。”

“能帮忙料理田间事的,还是只能靠我们这些老人。”

“你说那些缺胳膊断腿的,都顶个什么事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说出了一个消息:

“老人家,咱听城里面的官府说,从今年开始,往后十年的时间,官府都会帮忙来收麦子,是吗?”

“是听说了。”

老人家回忆了一下,随后缓慢的点了点头,然后表情露出嫌弃的神色说道:

“谁要他们来收啊,以前还不是有官府的人来帮忙收麦子。”

“可收了麦子,他们就要拿走好大一堆。”

“虽然说会收一点税,可一点税为什么会拿着一半多啊?”

“老汉我虽然没有读过书,可还是能看懂一点的。”

说着,老人家弯腰捡起了一个土块,给朱元璋比划了一下说道:

“你看,这就是那时候收的麦子,但是他们收的时候,直接拿走了好大一块。”

老人把土块扳成了两块,一块大一块小,然后把大的那块丢掉,手里只剩了一块很小的土块。

“这就是留给我们的,能够啥啊?要不是老婆子经常去山里挖些野菜,我和她能不能活过那段时间,都不知道嘞。”

“可咱听说,现在的皇帝换了,是洪武皇帝了,他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

老人又嫌弃的摇了摇手说道:

“哪个皇帝都一样,说的再好,可那些收粮食的他又不知道。”

“他还能一个一个看啊?”

这老人说的话虽然有些糙,但朱元璋还是忍不住的赞同点头。

他是经历过这些的,知道老人家说的都很有理。

“谢谢了啊,老人家,我们要再去附近转转。”

“好勒。”

老人也不在意,随后又埋着头除草。

“标儿,知道为何我要带你到这地方来吗?”

“知道了,父亲。”

朱标郑重的点了点头。

突然,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朝着老人又问了一句:

“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嗯?多大岁数了?”

老人站起身来,双眼有些茫然,随后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说道:

“老汉我也不知道了。”

“老汉我的父亲告诉我,我是在麦子刚好成熟的时候生下来的。”

“往后就随着麦子的成熟来数着年龄。”

“成熟了一次,就又长大了一岁。”

“可前几十年的兵荒马乱,让麦子有时候没成熟就被收割掉了。”

“还有就是兵灾最严重的时候,田地也荒废了好长一段时间。”

“老汉我也就忘了我到底该多少岁数了。”

“但应该有六七十岁了吧。”

说完,老人摇了摇头,不再回忆,又艰难的埋下身子努力的拔草除草。

朱标愕然的看着朱元璋,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嗯。”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随后背负着双手走在前面。

...